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式建筑风潮迅速蔓延全国,在城市发展趋同的语境下,能够传承城市文脉的历史古镇也面临着记忆削弱甚至消亡的困境。扬州湾头古镇是江苏省的特色古镇,有着丰富的精神及物质内涵,是扬州历史文化的重要记忆场所。目前古镇存在空间肌理形态差、景观质量低下、建筑风貌损毁严重等问题,古镇历史文化记忆的保护和传承遭到破坏。保护好这些特色要素、延续古镇场所记忆进而重塑古镇活力是本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扬州湾头古镇避风塘片区的分析研究,以场所记忆为视角,构建场所记忆与古镇活化的相关联系。再以场所记忆理论及运行机制为基础,对历史片区活力重塑案例进行解析,归纳其活力营建的方法及途径。同时,对湾头古镇避风塘片区进行实地调研,分析片区场所记忆要素、记忆者记忆认知情况及现状问题。通过案例分析与实地调研总结出基于场所记忆的湾头古镇避风塘片区活化原则,分别为场所营造人性化原则、功能适应性原则、记忆延续性原则和符号要素提取公众化原则。并依托此原则,归纳出延续优化场所空间形态、提升片区功能业态、拓展记忆传播维度和强化符号要素公众感知四个方面的策略导向。进而在原则与策略指导下,展开重塑避风塘片区活力的更新设计实践。通过对湾头古镇避风塘片区的保护更新实践研究,具体来说包括场所空间形态、功能结构、记忆体验途径、符号要素引导的更新传承,从而重塑避风塘片区的物质空间和精神环境。场所记忆通过物质空间和精神环境的重塑得以传承和发扬,而湾头古镇避风塘片区则在记忆被重新挖掘、运行的过程中实现活力的复兴。研究成果为扬州湾头古镇的更新及其它类似实践提供借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