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的人性结构理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lshh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性论是古今中外永恒的常论常新的话题,一直存在着性善性恶、利己利他的争论。其实,人性既是利己的,又是利他的,利己和利他是人性中的两种倾向,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协调这两种倾向以组成人类社会。在我国当代的转型期,人性中的利己倾向变得难以遏制,如何找寻人性中利己与利他这两种倾向的平衡点已成为一个时代课题,为了寻找这一课题的答案,本文选取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的人性结构理论作为研究的突破口,通过发现斯密“己—他—公正的旁观者”的三维一体人性结构理论以实现利己与利他的平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伦理提供理论借鉴。斯密当时正处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加上资本主义利己主流文化的影响,人们的利己心越发膨胀。如何使具有利己本性的个人走向利他,形成一个道德社会呢?斯密在批判继承前辈人性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的人性结构理论。可以说,斯密是西方近代资本主义人性论的集大成者。他主张二元人性论,并以自然神论为理论基础,认为利己与利他这两种本性能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达到理论上的自然平衡。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的社会性、人与物的相关性以及人的偏爱性,这两种本性又存在着矛盾与冲突。何以协调这两种本能呢?斯密提出了其理论的核心概念——“公正的旁观者”,从而使“己—他”两维的冲突结构发展到“己—他—公正的旁观者”三维的平衡结构。为了使这种没有血肉的骨架结构运行起来,斯密又引入了同情机制,作为协调己、他与旁观者之间的纽带。诚然,斯密的人性结构理论存在着抽象人性论的内在缺陷,但他从伦理—经济的复合视角分析问题,并能从“己—他”两维的冲突结构发展到“己—他—公正的旁观者”三维的平衡结构,是功不可没的。这一理论对于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道德难题也有着相当的借鉴价值,它不但可以深化我们对个人与集体关系的再认识,而且有助于我国自律型道德体系的建构。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学英语教学有了不少进展,一些新的教学措施相继进入课堂,新的练习和测试形式已被广泛采用,电化教学越来越普遍为外语教学服务。应该看到,英语学习比以往更受到重视
童声合唱是用儿童清纯的声音对音乐作品进行表达的一种艺术门类。童声合唱相对于成人有技巧的合唱方式来说具有其鲜明的特点,童声那富有美妙性的音色常常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欢
针对地方高校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研究通过产学协同,引进相关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改革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及内容,提出"产学合作
黄连是我国常用传统中药材,来源于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临床应用广泛
为了保持我国电力工业的迅速而稳定的发展,近年来在各地纷纷新建了许多600MW的大型火力发电机组。出于培训这些电站生产运行人员的需要,以及为了进行电厂的性能分析和故障诊
具象表现主义和中国传统绘画有着许多共同的表征,在中国发展有其适宜的土壤,因此,对于中国具象表现主义油画家来说.当油画不再拘泥于技巧而强调思想内涵,谋求自己绘画语言和风格的
电子束焊接具有显著的小孔效应,这一特点决定着电子束焊接过程和普通熔化焊不同,并对其焊接应力和变形产生重要影响。焊接残余应力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到结构件的承载能力,为了
背景:各种创伤引起的下肢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十分常见,常伴有严重的血运破坏和创面感染,患肢感染率高,不易愈合。目的:系统回顾关于下肢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性缺损治疗的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