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主要是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增加,全球变暖的趋势逐渐上升。为了解决这一环境问题,人们将研究重点放在开发绿色和可持续的能源,例如氢能和生物质等。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DRM)可以有效地将甲烷和二氧化碳这两种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温室气体转化为更有价值的化合物。镍基催化剂因其价格低廉,初始活性高和资源丰富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应用于DRM反应的Ni基催化剂在反应中容易烧结和积炭,导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主要是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增加,全球变暖的趋势逐渐上升。为了解决这一环境问题,人们将研究重点放在开发绿色和可持续的能源,例如氢能和生物质等。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DRM)可以有效地将甲烷和二氧化碳这两种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温室气体转化为更有价值的化合物。镍基催化剂因其价格低廉,初始活性高和资源丰富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应用于DRM反应的Ni基催化剂在反应中容易烧结和积炭,导致催化剂迅速失活。因此,对于实际应用,需要开发一种高效的催化剂,该催化剂能够承受高温并且能够抵抗由于积炭和烧结问题引起的失活。本文通过深入理解DRM反应的机理,从催化剂结构、物化性质等方面出发,设计合成具有高效催化性能的La2O3-Ni@MgAl2O4和Ni-Ce O2@SiO2两种催化剂。将这两种催化剂分别应用到DRM反应,并采用系列表征手段探究了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其反应性能之间的关系。第一部分:采用一锅法和等体积浸渍法制备Ni@MgAl2O4,La2O3-Ni@MgAl2O4和La2O3-Ni/MgAl2O4催化剂用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DRM)。La2O3-Ni/MgAl2O4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无论是在800 oC还是700 oC都能保持稳定。利用XRD、TEM、N2-吸附脱附、H2-TPR、拉曼和原位红外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La2O3-Ni@MgAl2O4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以及丰富的孔道结构、优异的氧化还原性能和抗积炭性能。此外,助剂La2O3吸附活化CO2后形成的La2O2CO3可抑制积炭的形成,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抗积炭性能。第二部分: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和等体积浸渍法分别制备了Ni-Ce O2@SiO2催化剂和两种负载型(Ni-Ce O2/SiO2,Ni/SiO2)催化剂用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Ni-Ce O2@SiO2催化剂在不同的反应温度下都具有最优异的催化活性,在800 oC下反应100 h和600 oC下反应20 h都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采用XRD、N2吸附脱附、H2-TPR、O2-TPD、H2-TPD和热重等表征对催化剂的结构、表面物种和氧化还原性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Ni-Ce O2@SiO2催化剂的核壳结构和Ce O2增加了活性氧物种数量、提高了Ni的分散度以及增强了活性组分-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表现出优异的抗积炭、抗烧结性能。此外,原位红外结果表明DRM反应在催化剂上遵循L-H机理,且Ce O2提供氧物种可与炭反应形成CO从而抑制积炭的形成,进而提高催化剂的抗积炭性能。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印染、纺织等工业的快速发展,有机废水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日趋严重。层状材料因具有特殊的层状结构、大比表面积及制备成本低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废水治理。层状材料吸附有机污染物后形成的固体产物,即有机层状废弃物,若不经有效处置,易引发二次污染。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层状材料在有机废水处理的应用,对有机层状废弃物处置势在必行。目前,常规处置有机层状废弃物的方法如直接煅烧,虽操作简单,但有氧
本论文运用纳米材料,如四氧化三钴、还原石墨烯、纳米镍、氧化镍、ZIF-67、氧化铜等纳米材料及其复合物作为电极修饰材料,构建了葡萄糖、过氧化氢、亚硝酸根离子无酶电化学传感器,并成功应用于食品中葡萄糖和亚硝酸盐、以及水样中过氧化氢的含量检测,其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四氧化三钴(Co3O4)和镍纳米(Ni NPs)复合材料构建了Co3O4-Ni NPs/GCE修饰电极,并用于定量分析葡萄糖和过氧
多酚是植物中的一大类活性次级代谢物,具有抗氧化、预防糖尿病、肥胖、炎症等慢性疾病的功能。多酚根据其溶解度可分两类,一类是水-有机萃取收集的游离多酚(FPP),另一类是残留在上述残渣中的结合多酚(BPP),它们通过酯、醚共价键、疏水键、氢键相互作用与膳食纤维(DF)、蛋白质等紧密相连。关于多酚类化合物生物及化学特性的研究过去往往主要集中在FPP上,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DF作为大量多酚类物质的载体,其
营养物的生物活性、稳定性及生物利用率,是指导健康食品生产、有效利用营养物的物质基础,也是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凝胶和乳液体系广泛存在于天然、半加工和加工食品中,是食品领域的重要产品形式。凝胶和乳液体系作为活性成分的优良载体,在食品营养增效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构建健康高效食品凝胶和乳液体系对推动食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葛根素具有抗氧化等活性,但较低的溶解度和稳定性,限制了其生物利用度和转化率。蛋白质与
食源性致病菌所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而沙门氏菌感染在食源性细菌暴发中排名第一。快速、灵敏的检测技术是预防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关键,然而目前存在的检测技术如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法、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免疫法等不能满足快速高效的检测需求。为了解决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更好的保证食品安全,本论文研究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钆特异性探针的制备工艺并用于乳制品中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研究设计以顺磁性纳米金属粒子Gd3+作为
近年来,随着我国采矿业和城市工业化的飞速发展,经济水平也得到大幅提升,但是矿区开采和工业化发展排放的“三废”会污染周边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本文以中国西北地区的甘肃陇南某尾矿库周边土壤和西安灞河与浐河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样品土壤和沉积物重金属的浓度测定再运用多个污染评价方法对研究区重金属污染水平进行评估,结合国内的“导则”和国外USEPA模型分析研究区健康风险,最后利用多元分析法(相关性分析
以鄱阳湖边缘地带为研究区域,采集表层沉积物、剖面沉积物、稻田土壤、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Cu、Pb、Zn、Cr、As、Cd、Hg7种重金属含量以及土壤p H、土壤有机质(SOM)、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和土壤颗粒组成等理化性质,分析鄱阳湖边缘地带沉积物-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差异和影响因素等;并分析沉积物、土壤对Cu2+的吸附行为,探究区域沉积物、土壤对Cu2+的吸附特性和影响因素,以期为鄱阳湖
茶皂素(Tea saponins,TS)是一类从茶籽粕中提取出的副产物,主要以配基、糖体和有机酸组成其基本骨架,组成方式的多样性赋予了TS丰富的生物活性,如溶血性、抗炎活性、抑菌性、保肝护胃、影响酒精代谢等。近些年研究者开始集中于分离提取茶皂素中的活性组分,因茶皂素组成的复杂性,活性单体的分离仍为研究的难点。磁性纳米粒子(Magnetic Nanoparticles,MNP)因其具有出色的磁响应性
传统塑性脂肪(如饱和脂肪酸与反式脂肪酸)十分不利于人体健康,过多摄入会使体内胆固醇水平增加,导致血栓、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慢性疾病,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替代传统塑性脂肪的生产加工途径。近年来,油凝胶以其纯物理自组装制备过程及不含反式脂肪酸的特点而备受瞩目。本研究以米糠蜡为凝胶剂制备了油凝胶,并以此为基础,探索了其在油基食品(花生酱)和多重乳液(W/O/W)中的应用,以期代替市场上部分高反式脂肪酸含量
随着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我国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及以燃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使得我国大气复合型污染的趋势愈发凸显。在此背景下南昌市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城市,探究其大气污染形成机制,能为将来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本文探究了南昌市2018年11月-2019年11月间PM2.5的污染特征,并利用后向轨迹聚类分析、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PSCF)以及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对其进行了传输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