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不同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患者在不同疗程中对体成分的影响,为乳腺癌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价、营养治疗及临床治疗提供客观的数据,以进一步提高乳腺癌治疗的效果。方法利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随机选取Ⅰ-Ⅲc期(未出现恶病质)乳腺癌患者,分为表柔比星+环磷酰胺(EC方案组,36例)和多柔比星+环磷酰胺(AC方案组,30例),分别在化疗前、第一疗程后、第二疗程后、第三疗程后、第四疗程后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等体质指标,利用皮褶厚度计测量肩胛下(SS)、肱二头肌(BS)、肱三头肌(TS)、腹部(AS)、大腿(THS)等部位的皮褶厚度,间接地计算出患者的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WSR)和身体质量指数(BMI)以及体脂率(BFR)、体脂肪(BF)和瘦体重(LBM)的含量,了解乳腺癌患者在不同方案、不同疗程的体成分的变化趋势。所得数据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分析患者的体成分随方案、疗程变化的趋势,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EC方案中,不同疗程的BMI、WSR、体脂、体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WSR(第二次化疗后和第一次化疗后比较除外)、体脂、体脂率疗程间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方案中,不同疗程的BMI、WSR、体脂和体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SR(第一疗程与化疗前,第二、三疗程比较除外)在疗程间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体脂、体脂率在疗程间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EC方案中,BMI、WSR、BF和不同的疗程有关,且随着疗程的进展而增加;AC方案中,BMI、BF和不同的疗程有关,随疗程的进展出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WSR随着疗程的进展而增加。2、体脂率的变化和不同的疗程有关系,在EC方案呈现随疗程逐渐增加的趋势,在AC方案呈现随疗程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