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技术(US-DOT)检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CT)前后肿瘤局部总血红蛋白浓度(HbT)变化情况,研究其与化疗疗效、分子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1)NCT女性患者52例,新辅助化疗前后应用乳腺超声光散射成像技术进行检查来测定肿瘤组织的HbT及肿瘤大小。(2)新辅助化疗前及术后行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获得肿瘤病理类型、分子分型及病理反应分级资料,并分析比较NCT前后HbT变化在不同分子分型中的差异。(3)临床疗效评价采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并将所有病例分成完全缓解组(CR)、部分缓解组(PR)、稳定组(SD)、进展组(PD),用t检验分析比较不同疗效组治疗前后HbT变化的情况,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疗效组组间HBT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NCT前后HbT变化和肿瘤直径变化之间的关系。(4)NCT病理反应评估采用病理反应性分级标准(Miller-Payne),将全部患者分成有效组(MP=2-5),无效组(MP=1),分析比较每组治疗前后HbT变化情况及不同组间HBT差异;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比较两组NCT前后肿瘤局部HbT变化与NCT后病理Miller-Payne分级评分相关性。结果:(1)化疗前CR、PR、SD组肿瘤HbT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化疗后CR、PR、SD组肿瘤HBT组间比较存在差别;NCT后CR、PR组较化疗前明显下降(P﹤0.05),SD组与化疗前无明显差别(P=0.149);NCT后HbT前后变化比:CR>PR>SD。(2)病理反应分组有效组(MP=2-5)NCT后HbT较化疗前显著降低(P﹤0.01),无效组(MP=1)HbT与化疗无明显差别(P=0.86)。治疗前HbT有效组>无效组,有效组NCT前后HbT变化多于无效组。(3)Pearson相关分析HbT变化与肿瘤直径变化示r=0.59,二者变化呈正相关(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HbT变化与MP评分相关性,ρ=0.64,HbT相对变化比与MP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4)每种分子分型NCT前后HbT存在差别;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NCT前、后HbT、及NCT前后HbT变化三组组间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结论:(1)NCT后乳腺癌患者HbT总体比化疗前降低,HbT变化与直径变化、肿瘤病理反应分级均呈正相关,说明NCT后肿瘤HbT下降越多,NCT疗效越好。(2)乳腺癌患者NCT前HbT值较高可能预测着更好的新辅助化疗疗效。(3)NCT过程中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的HbT未见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