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改良白浆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 26次 | 上传用户:trueb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浆土的亚表层-白浆层结构致密,易导致表旱表涝和严重的耕层水土流失,是我国典型的低产田。生物炭孔隙结构丰富、容重低,可通过改善土壤水肥气热条件等多方面功能发挥改土增产作用。为探讨生物炭在我国东北地区广泛分布的白浆土改良工作中的应用潜力,本研究采用盆栽实验,通过向白浆土白浆层施入不同用量的生物炭(0、10、30、50t.hm-2),重点研究了生物炭对白浆层孔隙结构、持水能力等理化性质的影响,分析了生物炭对白浆土大豆根系生长和产量的作用规律,提出了改良白浆土白浆层的适宜生物炭用量,旨在为使用生物炭技术改良白浆土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物炭可有效降低白浆层容重,改善其塑性及各级孔隙分布当生物炭用量为10t·hm-2时,白浆层的容重为1.00g·cm-3,接近适宜的容重标准(1.1-1.3g·cm-3),若继续增加生物炭用量,白浆层的容重值过低,不利于植物根系的固定。随着生物炭用量的增加,白浆层的比重同样呈现下降趋势。当生物炭用量为10、30t·hm-2时,白浆层的塑性指数分别为24.37、28.64%,接近于适宜机械耕作的土壤塑性指数。尤其在生物炭用量为10t-hm-2时,白浆层总孔隙度达62.27%,接近适宜作物生长的孔隙度(50~60%)。生物炭还增加了通气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有效改善了白浆层的三相比例,当生物炭用量为10t·hm-2时,固相率:液相率:气相率=37.72%:38.81%:23.47%。综合看来,当生物炭用量为10t·hm-2时,白浆层的容重、塑性指数、总孔隙度接近适宜水平,可以作为大型机械作业的参考标准。2.生物炭通过改善白浆层孔隙结构提高了其水分渗透性能生物炭可显著降低白浆层粗孔隙数、粗孔隙度(p<0.05),增加了白浆层的大孔隙数、大孔隙度、总孔隙度,并在各个层次上均表现出随生物炭用量增加而递增的趋势。白浆层的总孔隙度在生物炭用量为50t·hm-2时达到最大值27.58%,较CK增加539.91%。生物炭显著降低了白浆层孔隙的成圆率,但增加了孔隙周长。当生物炭用量为50t·hm-2时,成圆率最小,仅为0.80,但孔隙周长达到最大值,为17.72mm。白浆层的水分入渗性能也表现为50t·hm-2>30t·hm-2>10t·hm-2>CK。当生物炭用量为50t-hm-2时,初渗率、平均渗透率、稳渗率、100min渗透总量、饱和渗透系数分别为CK的17.8、12.08、13.12、12.76、12.76倍。使用Kostiakov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生物炭添加后白浆层的水分入渗过程,但对CK的拟合效果差,说明生物炭添加形成的孔隙与白浆层原始孔隙的存在形式是有差异的。3.生物炭对白浆层的持水、释水能力均有正向作用生物炭处理增加了白浆层各级土壤吸力下的质量含水量,且均表现为50t·hm-2>30t·hm-2>10t·hm-2>CK。模拟结果表明,生物炭增加了Gardner的幂函数经验公式SWC=Aψ-B中A、B的值,也增加了白浆层的各级土壤当量孔径,说明生物炭可以增加白浆层的持水能力。同时,生物炭还增加了各级吸力下的比水容量,表现为50t·hm-2>30t·hm-2>10t·hm-2>CK,说明生物炭可以有效的增强白浆层的释水能力。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生物炭同时提高了毛管持水量、饱和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和永久萎蔫系数,但由于田间持水量的增幅大于永久萎蔫系数,故有效含水量大幅提高,进一步说明了生物炭添加对白浆层理化性质改良的正向效果。4.生物炭增加了白浆层的微生物数量并提高了土壤酶活性细菌数量在30、50t·hm-2生物炭添加量时达到最大值,为CK的6.20倍。氨化细菌、固氮菌、放线菌、微生物总数量均在50t·hm-2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CK的24.29倍、12.09倍、7.83倍、7.10倍。真菌在30t·hm-2时达到最大值,为CK的8.33倍。白浆层中的脲酶、过氧化氢酶、蛋白酶、纤维素酶的含量也随之提高,但蔗糖酶含量有所下降。不同种类微生物的数量与白浆层中的各种酶活性存在复杂的相关关系。其中均蔗糖酶含量与白浆层微生物数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脲酶与真菌、放线菌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与细菌、真菌、放线菌呈数量显著正相关,蛋白酶含量与放线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纤维素酶与氨化细菌、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5.生物炭对白浆层养分状况有显著影响并促进了大豆对养分的吸收生物炭增加了分枝期、开花期的白浆层的全N量,增加了各时期白浆层的全P、全S量,均表现为50t·hm-2>30t·hm-2>10t·hm-2>CK。生物炭也增加了白浆层中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但对白浆层的碱解氮含量有所抑制。生物炭对EC、pH的影响未呈现明显规律性,但可能间接促进了大豆对N、P、K、Ca、S等养分的吸收,大豆单株对的吸收总量均表现为50t·hm-2>30t·hm-2>10t·hm>CK。随着生物炭用量的增加,大豆植株中N、P、K、Ca、S元素在根系中分配的比例逐渐增加。6.生物炭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大豆根系的形态建成和产量形成生物炭增加了大豆各生育时期的根干重、根长、根体积、根直径、根表面积、根尖数。成熟期的根干重、根长、根体积在30t·hm-2达到最大值,分别较CK增加164.10%、51.50%、120.95%。虽然在成熟期时耕层的根干重密度、根长密度、根体积密度、根表面积、根尖数在50t·hm-2达到最大值,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当生物炭用量为30t.hm2时,根系的生长状况最好。生物炭还增加了大豆比吸收表面、比活跃吸收表面和根系还原强度等生理性状,并对大豆的株高、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生物产量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表现为30t·hm-2>10t·hm-2>50t·hm-2>CK,30t·hm-2处理的单株粒重较CK增加21.89%。上述结果表明,对当季作物而言,生物炭的用量的最适范围在30t·hm-2上下。7.生物炭可提高白浆层质量评级进一步对白浆层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现为50t·hm-2>30t·hm-2>10t·hm-2>CK。其中,白浆层(CK)的质量指数为0.06,属于低(Ⅵ)级;生物炭用量为10t·hm-2的质量指数为0.50,属于中(Ⅲ)级,生物炭用量为30t·hm-2的质量指数为0.75,属于较高(Ⅱ)级,生物炭用量为50t·hm-2的质量指数为0.84,属于高(Ⅰ)级。通过综合质量指标的敏感度分级、各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确定白浆层质量评价指标最小数据集为有效水含量、速效P、速效K、氨化细菌、细菌、真菌、放线菌、纤维素酶、稳定渗透速率、固氮菌。该数据集和综合指标评价结果相关性达0.95,具有较高的代表性。综上所述,生物炭还入白浆土白浆层,可通过对孔隙结构的改善提高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有效含水量,并通过丰富土壤微生物群系、提高养分供给能力等促进作物根系形态建成,乃至促进作物产量提高。因此,使用向白浆层混入生物炭的方式改良白浆土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但同时也发现,生物炭还田后作物当季产量水平与土壤质量级别并非一一对应,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深基坑工程开挖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某水闸基坑开挖实例,使用成熟的土工有限元软件PLAXIS,模拟分析
道路网如同城市的经脉和骨架,深入刻画城市肌理。作为城市最重要的子系统之一,道路网与人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既是城市正常运行的基础通道,也是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活动开展
为了研究土壤水分胁迫对设施甜椒结果期叶面积扩展及果实发育动态的影响,以品种“凯瑟琳”(Catherine)为试材,于2016年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Venlo型玻璃温室内对甜椒植株进行全生
本文以罗马帝国早期的宴会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与分析宴会的类型与特点,旨在探讨宴会在罗马帝国早期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全文分成四章:第一章对罗马帝国早期的时代背景进行了简
<正>日前,国内首家废旧轮胎热解回收生产线在临西县投产运营。据悉,此生产线是由邢台天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8 000余万元建设的,是规模化、产业化废旧轮胎热解回收再生资源
从项目化教学的优点、项目化教学课程项目的设计、项目化教学课程项目的实施和项目化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等4个方面总结对高职《高分子化学》一分为三的项目化教学的体会,
分析比较了"当前"统计模型和Singer模型各自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改进的"当前"统计模型的模糊自适应车辆定位算法(MCS-FAEKF),实时动态选择机动模型和调整系统噪声协方差矩阵。相对于
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单硬脂酸甘油酯的性质,其主要应用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描述,介绍了国内外制备单硬脂酸甘油酯的几种主要的生产工艺路线,并对其高纯产品的制备工艺进行了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回归理性,意识到单一的教学模式的效果不如多种教学模式的混合,于是把传统学习方式和网络学习方式的优势结合起来,称之为混合式学习。
非洲一体化关乎非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认识到联合自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然而,实现非洲一体化的前提是各个区域或次区域首先完成经济一体化。南部非洲关税同盟(以下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