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公共建筑基地环境要素的设计表达——以银川市兴庆区为例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xiong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高层建筑出现于上世纪初,改革开放初期才得到全面发展,至今仅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在这三十年间,我国高层建筑的实践都是以国外作为参照,在学习中求发展,因此,理论研究的成果必然缺乏独立性与自主性。在高层建筑发展不成熟的地区,甚至造成了一种“形式”模仿的单一化发展趋势,这种趋势愈演愈烈,严重地阻碍了高层建筑设计方法的研究。 本文针对高层建筑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以及实践领域内缺乏原创意识的现象,提出了基地环境要素设计表达的研究,即分析建筑创作过程中基地环境的诸多要素,对不同层面环境要素分类研究,探讨基地环境要素的构成与设计表达,试图在高层建筑创作中探索出一种环境构思的模式。论文将银川市兴庆区高层建筑作为这种构思模式的应用对象,剖析和解读了该地区高层建筑设计在环境构思层面的现状,并相应地总结出该地区高层建筑基地环境要素设计表达的一些基本原则。 论文第一章是主要论述了课题的提出、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目的、课题研究的方法以及相关概念的阐述与界定,第二章从三个层面(城市环境层面、地段环境层面、场地环境层面)论述了基地环境的构成,第三章分别论述了这三个层面的基地环境要素,并列举了这些要素表达的一些实例,第四章针对银川市兴庆区归纳出了设计表达的原则,第五章分析解读了兴庆区高层公共建筑对于基地环境要素的设计表达,第六章以两个实例作为论文理论探讨的具体应用。第七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 作者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从而形成不同地区高层建筑设计的系列研究,自下而上地构成具有地区特色的高层建筑设计的理论探索。中国人时常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需要在学习中寻找自我价值的归属。
其他文献
步行商业街作为城市的经济、文化活动中心,记载着城市的发展变化过程。20世纪90年代,中国各大城市掀起了商业街改造、建设的热潮,但是收效甚微。如何让步行商业街走出困境,焕发出
自古以来,几何就和建筑有着紧密联系,它们都与空间有关。建筑建构空间,几何认知空间。正如几何学一词原意最早是来源于“测量土地”的意思。 而随着几何的发展,建筑造型也呈显
北京是我国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城市,一直到建国初期北京还保留着古代规划思想指导下建成的传统都城格局。旧城中的大量街道、胡同的历史可
城市规划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学科,它牵涉到城市、环境、社会、经济、政治、心理等很多面,城市规划中主观和客观是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客观环境影响着规划的思路,而规划的主
高速公路附属建筑是一种崭新的建筑类型,是伴随国内高速公路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到目前为止还不足二十年。同时,它又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在我国可以追溯到古代传邮建筑——古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高校与社会的交往日益密切,社会机动车辆进入校园迅速增长,教职工开车上下班也呈上升趋势。同时,在我国的高校校园中,学生自行车拥有率也相当高,特别是
社会经济的飞跃式发展,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城市空间格局和城市用地结构、人口规模和空间分布不断变化,学校原有的布局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中小学的空间布局不合理
我国在2003年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老年人口的比重和增长速度都超过了世界老龄化的水平。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1.67亿人,约占全世界老龄人口的24%,全世界四个
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在我国只有不到百年的历史。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国民在温饱需求满足以后,对文化生活品质的需求逐步提高。博物馆事业迅速发展,国内
现代社会,人类与住区的关系紧密相连,住区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人类高度密集的栖居地,构建和谐、美好的家园是人类共同的期望;在21世纪的今天,种种迹象表明,当前中国城市住区户外公共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