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在2003年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老年人口的比重和增长速度都超过了世界老龄化的水平。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1.67亿人,约占全世界老龄人口的24%,全世界四个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在2003年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老年人口的比重和增长速度都超过了世界老龄化的水平。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1.67亿人,约占全世界老龄人口的24%,全世界四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老年人。在我国社会养老需求的急速膨胀和养老建筑设计与建设相对滞后的背景下,探索与思考养老居住建筑的设计方法与满足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之间的关系这一课题显得极为迫切。未来我国的养老居住建筑设计不应当再止步于仅仅提供老年人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应该更多的考虑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的丰富与多变性以及对精神需求的满足。而老年人在养老机构中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又是被养老建筑这种物质环境所限定和延伸的,所以有必要从建筑设计的空间形态入手,寻求人性化设计的解决之道。 本论文在充分考察了该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情况下确立了研究的对象范畴和研究方法。通过对老年人特征的分析,总结出了对应老年人各方面特点的设计要求,以备在后文中结合实际案例研究的经验结果提出相关的设计策略。通过对日本方面的文献整理归纳理清了日本养老居住建筑的发展沿革和类型划分。结合我国当前社会的人文与经济情况,决定对适合于各种援助护理程度类型的日本养老居住建筑进行调研分析,分功能布局、公共活动空间、居室空间、护理单元4个部分进行了详细论述,总结出实例当中这些空间的设计要点。根据这些案例中的优势与不足,论文最后提出了更加符合中国方面的相关功能空间形态的设计策略。作者希望通过本研究能为国内未来的养老居住建筑设计提供一些启发,并起到参考和指导性的作用,让我国的老年人能够更快地享受到个性化、高质量的生活条件,达到“有尊严的退休生活”这一基本目标。
其他文献
在我国南方炎热地区,夏季太阳辐射较强且持续时间长,因此对建筑外窗的隔热、遮阳有较高的要求。内置百叶中空玻璃将百叶与中空玻璃相结合,兼具隔热、遮阳及调节光线等作用,能较好
不同性质的城市其公共空间所承载的功能与特性相差甚远,但现在多数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集中于对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区域的保护与开发。相比较之下,对于新兴工业城市公共空间的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在迈入二十一世纪的同时,中国社会将全面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本论文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人本观,通过对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及
步行商业街作为城市的经济、文化活动中心,记载着城市的发展变化过程。20世纪90年代,中国各大城市掀起了商业街改造、建设的热潮,但是收效甚微。如何让步行商业街走出困境,焕发出
自古以来,几何就和建筑有着紧密联系,它们都与空间有关。建筑建构空间,几何认知空间。正如几何学一词原意最早是来源于“测量土地”的意思。 而随着几何的发展,建筑造型也呈显
北京是我国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城市,一直到建国初期北京还保留着古代规划思想指导下建成的传统都城格局。旧城中的大量街道、胡同的历史可
城市规划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学科,它牵涉到城市、环境、社会、经济、政治、心理等很多面,城市规划中主观和客观是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客观环境影响着规划的思路,而规划的主
高速公路附属建筑是一种崭新的建筑类型,是伴随国内高速公路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到目前为止还不足二十年。同时,它又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在我国可以追溯到古代传邮建筑——古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高校与社会的交往日益密切,社会机动车辆进入校园迅速增长,教职工开车上下班也呈上升趋势。同时,在我国的高校校园中,学生自行车拥有率也相当高,特别是
社会经济的飞跃式发展,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城市空间格局和城市用地结构、人口规模和空间分布不断变化,学校原有的布局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中小学的空间布局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