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经济的飞跃式发展,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城市空间格局和城市用地结构、人口规模和空间分布不断变化,学校原有的布局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中小学的空间布局不合理引起了诸多的问题:上学距离过远造成学生不能就近入学,学校服务半径不合理,服务范围重叠造成的资源浪费,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等。由于经济和人口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小城市中小学的数量和规模与大中城市有一定差距,空间布局中面临的问题也更突出。 城市中小学的建设属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范畴,使用者即学生的基本要求是能够选择就近入学的学校,主要考虑的要素是学校的服务半径,学生希望学校的配置能够均衡化发展。近年来GIS技术已成为城市规划管理者采用的较为科学的辅助规划方法,本文通过GIS技术在中小学空间布局研究中的应用,对中小学的可达性、服务半径和学校优化选址进行了研究,希望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中小学空间布局的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小学空间布局研究中应用到的诸多的 GIS空间分析技术;然后对中小学空间布局的相关指标和模型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具体的研究对象,对麻城市区中小学的空间可达性、服务半径进行分析,得出适宜麻城市区中小学空间布局的服务半径指标,并通过服务半径指标和选址评价进行中小学的空间优化布局,根据优化方案得到的中小学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学校服务范围的重叠度下降,学生的入学距离减少,中小学服务了更多的城市人口。 本研究探索了 GIS技术在中小学空间布局研究中的运用和适宜性中小学服务半径指标的确定方法。基于 GIS的中小学优化选址研究,对学校选址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实践意义。鉴于小城市的特殊性,本研究以麻城市区中小学为例,是对小城市中小学空间布局研究的探索和尝试,为使城市中小学空间布局更科学合理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