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22/Reg生物轴对肝损伤修复的作用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ykical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IL-22在肝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探讨IL-22诱导上调的Reg蛋白能否作为肝细胞再生及评估预后的标记。  方法:构建IL-22重组慢病毒。体外培养人正常肝细胞L02,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感染IL-22重组慢病毒后1、3、5天的感染效率;ELISA检测L02中IL-22的表达。设置3个处理组,分别为A:感染IL-22重组慢病毒组,B:感染空慢病毒组,C:未感染组。处理后48小时,RT-PCR检测L02细胞中结合珠蛋白mRNA的表达;MTT法检测处理后48、72、96小时 L02细胞的增殖活性;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处理后24小时 L02细胞中增殖核抗原(PCNA)的表达。构建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按1.8g/kg的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D-氨基酸半乳糖(D-gal)2h后,分为2组进行处理,分别为A:注射IL-22重组慢病毒组,B:注射空慢病毒组。慢病毒感染1、3、5天后大鼠肝组织切片病理检测;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 RegI、RegIII、RegIV的表达情况;试剂盒检测 SOD和 MDA水平;收集大鼠静脉血检测TB、ALT、AST、ETM水平。  结果:IL-22重组慢病毒感染 L02细胞第3天的感染效率最高,可达90.12±3.45%。ELISA检测感染后第3天,L02细胞中IL-22的表达明显高于第1天和第5天(P<0.05)。感染IL-22重组慢病毒组L02细胞中结合珠蛋白mRNA显著表达(P<0.01),而感染空慢病毒组和未感染组 L02细胞中结合珠蛋白 mRNA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感染IL-22重组慢病毒组L02细胞各时间点的增殖活性均明显高于感染空慢病毒组及未感染组(P<0.05);感染 IL-22重组慢病毒组L02细胞中 PCNA的表达显著高于感染空慢病毒组及未感染组(P<0.01),而感染空慢病毒组和未感染组L02细胞中PCNA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中,感染慢病毒1、3、5天后处死大鼠。感染慢病毒后第3、5天,IL-22重组慢病毒组(A组)大鼠肝脏病理变化明显轻于空慢病毒组(B组);IL-22重组慢病毒组(A组)大鼠肝脏RegIV的表达在各时间点均高于空慢病毒组(B组)(P<0.05),RegI在感染后第1、3天显著高于空慢病毒组(B组)(P<0.05),RegIII在感染后第1天显著高于空慢病毒组(B组)(P<0.05);IL-22重组慢病毒组(A组)大鼠肝组织MDA水平在感染后第1、3、5天均明显低于空慢病毒组(B组)(P<0.05)。大鼠肝组织SOD水平在感染后第1、3、5天显著高于空慢病毒组(B组)(P<0.05);IL-22重组慢病毒组(A组)大鼠静脉血中TB、ALT、AST、ETM水平在感染后第3、5天明显低于空慢病毒组(B组)(P<0.05)。  结论:IL-22可以促进L02细胞结合珠蛋白mRNA及PCNA的表达,并能增强 L02细胞的增殖活性。在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中,IL-22可发挥抗炎抗氧化作用,改善肝功能,并诱导肝组织 Reg蛋白表达,尤其是 RegIV蛋白显著升高,可能成为 IL-22促肝细胞再生的调节靶点。
其他文献
一、研究背景: 化疗是免疫性疾病和肿瘤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因其疗效确切,故临床应用广泛。然而,由于化疗药物对靶细胞的选择性较差,对正常组织细胞存在着明显的细胞毒性作
目的: 1.为了研究食管癌患者的免疫状况,检测了不同分期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Th1、Trh2两类细胞因子的表达,同时检测了其上游的转录因子T-bet mRNA、GATA-3 mRNA的表达,并探讨了
目的: 1.调查中国南方社区人群脑动脉狭窄的患病率。 2.探讨中国南方社区人群脑动脉狭窄的一般影响因素。 3.研究中国南方社区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
目的:在许多急诊医疗系统中,院前气管插管经常用于成年创伤患者,虽然有许多关于院前气管插管的相关研究文献,但是与保守气道管理相比,院前气管插管是否对于成年创伤患者更有益仍存
肾脏组织的纤维化几乎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共同拥有的病理过程,其特征主要体现为过多的细胞外基质沉积在细胞与细胞之间,影响肾小球和肾小管发生纤维化或硬化,最终使肾脏失去功
第一部分、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对正常大鼠皮质激素释放和糖皮质激素受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外源性给予鼠重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rMIF)对糖皮质激素(GC)释放和糖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