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16S rRNA基因对我国三株绵羊无浆体的分类学研究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sia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绵羊无浆体病是绵羊和山羊红细胞内专性寄生的由节肢动物传播的立克氏体疾病。该病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大量的分布,对养羊业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潜在威胁。传统上对无浆体的分类是根据其对宿主动物的致病性和其病原体在红细胞中的位置来界定的,这种分类方法存在着较大的缺陷。本实验从采自甘肃省景泰、榆中和张家川的三株绵羊无浆体中提取了DNA,利用根据16S rRNA基因在原核生物上的保守性合成的引物对其进行扩增,将扩增子与pGEM-T载体相连,转化大肠杆菌JM109,筛选阳性克隆测序,测得了三株羊边虫的16S rRNA基因序列。通过将测得的序列与GenBank中源自美国、乌拉圭、南非、津巴布韦、澳大利亚和以色列的7株边缘无浆体,2株中央无浆体和3株绵羊无浆体的16S 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百分率的比较,绘制了系统发生树。在将这三株绵羊无浆体的序列与国外已知的三株序列进行同源性百分率比较发现,最低同源性百分率为99.3%;在用16S rRNA方法对无浆体不同种绘制的系统发生树上,基本上将不同种分到了不同的进化枝上。这初步说明我国的绵羊无浆体与国外种有较高的亲缘关系,肯定了16S rRNA方法在无浆体种之间分子分类上的研究意义,但同时也提出该方法在无浆体株之间的分类学意义不大。
其他文献
绵羊和山羊干酪性淋巴结炎(caseous lymphadenitis in sheep and goat ,简称 CLA)也称绵羊和山羊假(伪)结核病(pseudotuberculosis in sheep and goat),是由假(伪)结核棒状杆菌(Coryneba
近几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牲畜存栏、出栏量迅速增加,肉、蛋、奶等产品产量大幅增加,村级动物防疫员作为保障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越来越突显其职能的重要性。  本文通过对
对氨基苯胂酸(p-Arsanilic acid, p-ASA)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应用多年。由于p-ASA添加量较大且大多数以原形从粪尿排出,对水源和土壤污染严重。如何提高其利用效率,减少其
用杂交瘤技术获得144株抗IBDV单克隆抗体,应用协同ELISA技术从中筛选出27株针对不同抗原决定簇的单克隆抗体。这些单克隆抗体都只对病毒多肽的VP2反应。 1.用这些单克隆抗体
系列Ⅰ 添喂谷氨酰胺对21日龄断奶仔猪消化道发育和机能的影响 选取体重相近的21日龄来自4窝(大约克夏×大约克夏×二花脸)仔公猪16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8头。实验组仔猪21日
学位
本文建立了一种灵敏、准确、重现性好的三苯双脒Rp-HPLC分析方法。首次用山羊进行了三苯双脒肠溶片和胃溶片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24只山羊,经口给药,胃溶片设30、90和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