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苯双脒在山羊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dl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建立了一种灵敏、准确、重现性好的三苯双脒Rp-HPLC分析方法。首次用山羊进行了三苯双脒肠溶片和胃溶片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24只山羊,经口给药,胃溶片设30、90和120mg/kg.b.w三个剂量组;肠溶片设30和120 mg/kg.b.w两个剂量组。采取山羊静脉血,处理后,采用Rp-HPLC进行药物检测。实验数据Cmax,Tmax采用实测值,其余参数用3P87程序处理。 三苯双脒与水杨酸分离良好,血药浓度在50~2000 ng/ml范围内,三苯双脒与内标峰面积的比与标准浓度具有良好的线形关系,回归方程为:A=1456.67C-60.01 (r=0.9747n=5)。高、中、低3种质控样品的日内(n=5)RSD<12%,日间RSD<12%,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4.3±1.1)%、(95.2±2.3)%和(94.7±5.0)%。生物检测限为20ng/ml。 胃溶片30、90和肠溶片30mg/kg.b.w组符合一级吸收消除单室动力学模型。t1/2(ka)=2.50、2.21和0.97h;t1/2(ke)=13.68、39.97和20.19h,T(peak)=5.00、6.00和4.40h,C(max)=2045.00、277.67和205.16ng/ml,AUC=26249.00、19639.37和6962.99(ng/ml)*h。肠溶片和胃溶片120 mg/kg.b.w组符合一级吸收消除的二室模型t1/2(ka)=2.95、3.74 h;t1/2(α)=5.82h、5.38h;t1/2(β)=27.23、28.23h;T(peak)=7.30、7.00h,C(max)=1622.95、2570.00 ng/ml,AUC=53048.42、74441.00(ng/ml)*h。 研究结果表明:三苯双脒肠溶片和胃溶片在山羊胃肠道内溶出良好,吸收率高,半衰期长。和人的Ⅰ期临床药代动力学试验结果差别明显。在30~120 mg/kg.b.w剂量组范围内,三苯双脒肠溶片和胃溶片两者的血药浓度与给药剂量均呈正相关。三苯双脒剂量为120 mg/kg.b.w时,肠溶片相对胃溶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仅为70%左右。 三苯双脒的胃溶片吸收半衰期和消除半衰期与肠溶片相比,时间都明显延长。而且胃溶片较肠溶片造价低廉,容易在现场推广应用。建议在生产中采用胃溶片高剂量单次给药。
其他文献
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之首。迄今,食管癌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建立稳定的、与临床食管癌患者肿瘤组织生物学特性
本实验应用光镜、透射电镜和组织学方法,首次系统研究了硬骨鱼类----胡子鲇血细胞的发生和各类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胡子鲇头肾内无肾单位属网状淋巴器官,由富含淋巴细
该研究对40株IBV中国地方分离毒株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及RT-PCR鉴定.并通过大量的致病性研究,筛选出具有代表意义的分离毒株,利用RT-PCR技术扩增了病毒的3种主要结构基因(S1、M
绵羊和山羊干酪性淋巴结炎(caseous lymphadenitis in sheep and goat ,简称 CLA)也称绵羊和山羊假(伪)结核病(pseudotuberculosis in sheep and goat),是由假(伪)结核棒状杆菌(Coryneba
近几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牲畜存栏、出栏量迅速增加,肉、蛋、奶等产品产量大幅增加,村级动物防疫员作为保障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越来越突显其职能的重要性。  本文通过对
对氨基苯胂酸(p-Arsanilic acid, p-ASA)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应用多年。由于p-ASA添加量较大且大多数以原形从粪尿排出,对水源和土壤污染严重。如何提高其利用效率,减少其
用杂交瘤技术获得144株抗IBDV单克隆抗体,应用协同ELISA技术从中筛选出27株针对不同抗原决定簇的单克隆抗体。这些单克隆抗体都只对病毒多肽的VP2反应。 1.用这些单克隆抗体
系列Ⅰ 添喂谷氨酰胺对21日龄断奶仔猪消化道发育和机能的影响 选取体重相近的21日龄来自4窝(大约克夏×大约克夏×二花脸)仔公猪16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8头。实验组仔猪21日
学位
1989年3月至8日,我们用五个多月时间,在地区电台、电视台和全区九个县(市)台(站)开展了广播电视评论研讨活动,其目的就是改变广播电视评论的薄弱状况,提高评论的地位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