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单克隆抗体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抗原性差异性分析及其应用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b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杂交瘤技术获得144株抗IBDV单克隆抗体,应用协同ELISA技术从中筛选出27株针对不同抗原决定簇的单克隆抗体。这些单克隆抗体都只对病毒多肽的VP2反应。 1.用这些单克隆抗体,发现不同来源的36株IBDV存在抗原差异性。 2.利用其中的M57、L122和M110三株单克降抗体可将所试病毒分为B、C两组。B组包括了所有的强毒,利用其他单克隆抗体又将该组分为6个小组,这些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位点的区域性分布在小组间有明显的差别。C组包括所有试验的中、弱疫苗毒,利用同样的方法,可将该组分为5个小组。 3.在27株单克隆抗体中,有9株是针对Ⅰ型病毒共同抗原决定簇的。其中M110在单克隆抗体的IFA反应最强。M57仪针对强毒特异性位点,L122针对弱毒特异性位点。强毒在适应CEF的过程中发生了M57位点的丢失,适应鸡胚的疫苗毒株在适应CEF过程中也发生了单克隆抗体位点的丢失。 4.用抗Ⅰ型IBDV的型特异性中和性单克隆抗体IB1致敏醛化的绵羊红血球,建立了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PHA)及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RPHI)。 5.RPHA检测IBDV的敏感度是AGP的256倍,与夹心ELISA相当;RPHI监测IBDV抗体的敏感度是AGP的256倍,与夹心阻断ELISA相当,RPHI与中和试验的相关系数为0.9808。 6.用RPHI测定雏鸡IBD的被动免疫PD50抗体水平为3.65,主动免疫PD50抗体水平为1.46。 7.测得雏鸡IBD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是:1-3日龄抗体升高,随后开始下降,25日龄时消失。不同水平母源抗体的变化相似。 8.应用RPHI作为检测手段,发现种鸡场的种鸡无论有无接种疫苗,都带有程度不同的IBD抗体,不同鸡场之间差异显著,临床IBD发病鸡的血清抗体都低于免疫临界线,雏鸡在1周龄接种IBD灭活疫苗,可获得有效保护,开放式饲养的鸡群在后期有抗体大幅回升现象。 9.种鸡场应用RPHI检测抗体水平确定雏鸡的IBD免疫程序,可显著降低IBD的摘要临床发病率。关键词:传染性法氏囊病抗原性结构蛋白单克隆抗体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
其他文献
(一) 舆论导向要坚持基本原则这里所说的原则,是从事新闻舆论活动所依据的原理和法则。简要来说:政治上立场坚定,观点鲜明,方向正确,坚定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本实验对蓝白花肉牛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分离、体外培养方法,及去分化进行了研究,对成纤维细胞的一些生长特性作了讨论,并在血清饥饿和冷冻保存方面作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1.组
新孢子虫病(Neosporosis)是由犬新孢子虫(N.caninum)寄生于宿主细胞内的、可引起多种家畜共患的一种原虫病,主要造成母畜流产、产死胎、产弱胎以及新生儿运动神经系统疾病等。我国
抗大肠杆菌蛋黄抗体粉是目前用来有效治疗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生物制剂。本实验以抗大肠杆菌(K88、K99、987P)蛋黄抗体粉为研究材料,探索蛋黄抗体粉中的IgY能否通过仔猪的肠
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之首。迄今,食管癌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建立稳定的、与临床食管癌患者肿瘤组织生物学特性
本实验应用光镜、透射电镜和组织学方法,首次系统研究了硬骨鱼类----胡子鲇血细胞的发生和各类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胡子鲇头肾内无肾单位属网状淋巴器官,由富含淋巴细
该研究对40株IBV中国地方分离毒株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及RT-PCR鉴定.并通过大量的致病性研究,筛选出具有代表意义的分离毒株,利用RT-PCR技术扩增了病毒的3种主要结构基因(S1、M
绵羊和山羊干酪性淋巴结炎(caseous lymphadenitis in sheep and goat ,简称 CLA)也称绵羊和山羊假(伪)结核病(pseudotuberculosis in sheep and goat),是由假(伪)结核棒状杆菌(Coryneba
近几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牲畜存栏、出栏量迅速增加,肉、蛋、奶等产品产量大幅增加,村级动物防疫员作为保障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越来越突显其职能的重要性。  本文通过对
对氨基苯胂酸(p-Arsanilic acid, p-ASA)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应用多年。由于p-ASA添加量较大且大多数以原形从粪尿排出,对水源和土壤污染严重。如何提高其利用效率,减少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