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白藜芦醇治疗帕金森症A53T转基因小鼠的作用研究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eb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帕金森症(P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征是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逐渐丧失和路易氏病理学。路易氏病理学指的是α-synuclein的异常聚集,在PD病理生理学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帕金森症发病机制的复杂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目前的临床药物还不能阻止或延缓神经退行性病的进程,因此,寻求新的治疗方法及治疗药物已迫在眉睫。据报道姜黄素、海藻糖等天然化合物对于突触核蛋白有抑制作用,然而治疗效果并不明显。白藜芦醇(RV)作为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心脏保护、抗炎和抗氧化等。新近研究显示,白藜芦醇还能预防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及其相关并发症。但是,就白藜芦醇对帕金森症的治疗和预防效果及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试验分别通过体外、体内试验检测白藜芦醇对于α-synclein的影响。在体外试验中,采用硫磺素荧光(ThT)、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白藜芦醇对于α-synclein聚集的影响,进一步采用细胞活性实验检测白藜芦醇对于神经细胞的影响。在体内试验中,通过动物行为学研究白藜芦醇对动物行为协调能力以及认知水平的调控作用:运用Western blot、Dotblot的手段检测白藜芦醇对于转基因小鼠脑内总α-synclein和α-synclein寡聚体水平,并且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与PD相关的病理生化变化;利用免疫组织化学、ELISA的方法验证白藜芦醇对炎症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从而揭示白藜芦醇治疗帕金森症的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α-synuc 1 ein寡聚体的构象和分子水平检测发现,低浓度和高浓度的白藜芦醇对于α-synuclein寡聚体都有抑制作用,且高浓度白藜芦醇浓度抑制寡聚体的聚集效果更加明显。细胞水平显示,α-synuclein对于神经细胞有毒性作用,而高剂量的白藜芦醇显著增强了细胞活性;(2)通过旷场实验、爬竿实验、抱爪实验等动物实验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处理的A53T转基因小鼠运动障碍得到明显改善;并且在新事物认知实验、Y迷宫实验也证实转基因小鼠的认知障碍得到有效缓解;(3)通过Western blot、Dot blot试验发现,白藜芦醇可以降低A53T转基因小鼠脑内α-synuclein水平,也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手段验证了磷酸化的-αsynuclein减少,而络氨酸羟化酶明显增多;(4)通过EIISA、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白藜芦醇抑制了星形胶质、小胶质细胞的激活,降低了小鼠相关炎性因子及活性氧水平,从而抑制了转基因小鼠的炎症反应,降低了氧化应激水平。综合以上研究结果,阐明了白藜芦醇治疗帕金森症的作用为:白藜芦醇有效的降低了 α-synuclein的聚集并且缓解了 α-synuclein聚集引发的神经细胞死亡,提高了细胞存活率;动物行为学研究中显示,白藜芦醇改善了转基因小鼠的运动障碍和认知缺陷;同时,白藜芦醇有效降低了总α-synuclein与寡聚体的水平以及改变了 PD相关病理生化指标;并且有效降低了转基因小鼠的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
其他文献
1不锈钢管的特点$$1.1耐蚀性$$不锈钢含铬,铬氧化时,在不锈钢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铬氧化层,称之钝化层,厚(3-5)×10~(-6)mm,阻止金属继续氧化,避免氧和铁氧化后产生像碳钢氧化
报纸
烟草仓库设计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平面二维设计存在各种不足与弊端,建筑信息建模(BIM)技术的引入为烟草行业仓储的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基于BIM理念的数字化设计,搭建开放式
以丙烯酸为单体,采用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剂,同时亚硫酸氢钠又作为链转移剂来制备低分子量的聚丙烯酸钠。研究了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链转移剂用量以及反应
文章从借鉴国外的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出发,紧紧抓住国外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从强调跨学科、跨院系、跨专业培养的角度,对发达国家的艺术设计院校的艺术设计
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是南京市本土化实践的重要中介。本研究从区域工作模式和内容模式上建构了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的整体架构,在基于南京市学校
本文在大规模语料调查的基础上,运用话语语言学理论和语义语法理论,采取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应用比较法、替换法、共现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对现代汉语中做话语标记的“说起来”和“说来”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其话语功能、话语关联和使用条件,并对二者的异同进行了比较。从相同点来看,“说起来”和“说来”都可以充当话语视角标记和话题延伸标记。当它们充当话语视角标记时,都可以做表象视角标记和深层视角标记来使用
受到“礼”文化的影响,中国人讲求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要礼貌谦恭,有礼有节。古代祭祀等活动前的斋戒、接待贵宾时的虚左、诸侯对天子的朝觐、学生拜师时的束脩,现今的尊老爱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都是“礼”文化的重要体现。对于“礼”的重视在人们日常言语交际中也存在明显的体现,人们在人际间交往和表达中为表示尊敬,在合适的范围内对自己采用比较卑下谦虚的言辞,对别人则采取褒扬和赞誉的姿态,久而久之这种言语行为成为
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抑郁易感人格问卷、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父母教养风格问卷(PSI)对青岛某高校3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大学生抑郁易感人格与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并进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卷一,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因篇幅短小,通俗易懂,且意境悠远,意蕴深刻,历代均有很高的评价,也屡屡被选入当下各类版本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