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超越与审美的嬗变——论新生代小说的“断裂”意义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1q1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对新生代出现在90年代这一特定文化语境的必然性做出分析,论证了新生代小说在遭受了如此之多的褒扬、贬抑之后,其内部隐含的某种人们所忽略的价值重构意义.在两种文化身份的对照分析中,阐释出新生代小说"断裂"的意义,这是论文第一部分的内容.对身体、欲望的关注是新生代小说的一个突出特征,论文的第二部分以身体伦理的变迁来考察新生代小说中呈现的身体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和传统文化对人们身体的异化相比较,该文肯定了新生代小说中关于人的本体论的重大修改.与新生代文本对人的身体、欲望的关注相联系,多数新生代小说还指向了人类苦难和生存困境的记忆.与此同时,对其小说中表现出来的对身体、欲望的过分沉溺,论文也指出了其不足之处.新生代小说作为与当下现实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创作现象,它不仅强调了文学与现实之间的形而上的精神关联,更隐含着知识分子边缘化叙事的民间意义.论文第三部分着重以新生代小说家边缘化的生存境遇与其文本具有的浓郁的世俗性情怀,来阐释其独特的民间意义.当我们考察和评价一个时期的文学实践的历史走向与总体特征时,应努力去发掘其中涵盖的富有创新意义的经验,唯有如此才能深刻地认识这一时期文学所具有的独特审美特征.新生代小说置于文学的审美维度这一层面进行观照,我们会发现新生代小说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叙事立场.论文的第四部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证新生代小说具有的审美意义:(一)知识分子形象在新生代小说中由原来的启蒙者变成了被启蒙者;(二)对传统伦理关系中父—子关系的全新审视;(三)新生代小说中的女性之于男性的新启蒙文化意味.(四)叙事纬度由时间向空间的转换.总而言之,该文的着力点在于:1、从新生代小说家的文化身份的分析中,为认识新生代小说作为90年代的一种创作现象所具有的独特审美意义,提供分析基础.2、从精神意义层面,论证其小说体现的人的现代性追求.3、通过对新生代小说中民间意义的发现和叙事纬度的梳理,阐发其具有的审美意义.
其他文献
《庄子》不仅在中国哲学史上引人瞩目,也是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一部作品能成为经典,是作品固有的魅力所在,也是历史选择的结果.一部作品的流传史实际上就是它被历代读者
近年来,方回之《瀛奎律髓》逐渐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而关注的重点是对其中的诗学核心范畴“格高”进行探讨。事实上,《瀛奎律髓》既标举“格高”,倡导“一祖三宗”;重视“韵味”,推
0序言rn电化学电池最早由亚历桑德罗·伏特(Alessandro Volta)于1800年发明,可分为原电池和二次电池.原电池因不可逆的电化学反应仅能供一次性的使用;而二次电池(即可充电电
期刊
乾隆中叶,清王朝完成了对新疆的统一。与此同时,清代出关的诗人前后相继,作者众多,诗作繁富,迎来了西域文学创作的高峰期。可以说,清代是西域诗作创作的集大成时期。而王曾翼
近年来,运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探究现代文学的复调性已成为研究界一个颇引人注目的问题。但研究者多从个别作家作品的复调现象出发,缺乏对中国现代文学中的
该文就是以媒介传播革命与文学变革之间的关系为基本线索,研究网络传播时代的文学变革.在导论中,从举出关于"网络文学是不是新的文学类型和具有新的文体特征"问题的三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