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基于人体生命体征监测的可穿戴传感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已逐步商业化。然而,通过生命体征数据来反映人体健康程度是有限的,因为它不能在分子水平层面提供人体新陈代谢方面的信息。汗液作为人体体液的一种,其成分含有大量与人体新陈代谢密切相关的物质,如无机盐、有机小分子、蛋白质、激素等。对汗液中的这些成份进行分析能够获得诸多人体健康信息如饮食状况、压力程度、电解质平衡、水合作用等等。传统的汗液分析往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基于人体生命体征监测的可穿戴传感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已逐步商业化。然而,通过生命体征数据来反映人体健康程度是有限的,因为它不能在分子水平层面提供人体新陈代谢方面的信息。汗液作为人体体液的一种,其成分含有大量与人体新陈代谢密切相关的物质,如无机盐、有机小分子、蛋白质、激素等。对汗液中的这些成份进行分析能够获得诸多人体健康信息如饮食状况、压力程度、电解质平衡、水合作用等等。传统的汗液分析往往依靠大型的生化分析设备如高效液相色谱仪、质谱仪等,不利于对汗液进行及时原位的分析。电化学检测是利用物质在电极表面发生电化学反应,再按照一定规律将感知到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在环境监测、临床诊断、食品分析、公共安全、药物检验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近年来,可穿戴辅助传感器技术的突破更助力电化学传感器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发展。基于电化学原理的可穿戴分析设备具有装置便携,灵敏度高和连续监测等优点,在体液生化指标检测中极具潜力。本论文研究基于电化学检测原理,首次将无酶葡萄糖传感器应用于可穿戴汗液分析,发展并系统研究了电化学多步电位检测方法,通过本方法可以解决传统有酶/无酶葡萄糖分析在实际应用的一系列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发展了基于多步电位技术的无酶葡萄糖检测方法,研发出能够用于汗糖分析的可穿戴手环。我们使用金为工作电极,在金电极上施加多电位步骤,包括产生局部碱性条件的质子还原的高负电位预处理步骤、碱性条件下对葡萄糖电催化氧化的常规电位步骤,以及一个用于清洗电极的正电位步骤。探讨了预处理后电极扩散层p H的变化情况,考察了中性环境下金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在金电极表面修饰了选择性保护膜并考察其选择性和稳定性。所研发的可穿戴手环尝试用于在体力活动期间连续监测汗液葡萄糖,并与大型设备测得的结果进行对比。2、发展了在电路板金属基底上原位电镀加工微型三电极方法,研发能用于无酶葡萄糖检测的传感检测-信号处理一体化芯片。在金属基底表面原位电镀加工出具有电化学性能的金工作电极、铂对电极和Ag/Ag Cl参比电极,对电镀过程中的阴极电流和电镀时间进行了优化,探讨了微型三电极体系在缓冲液中的电化学行为,考察了其置于空气环境的长期稳定性。将一体化芯片用杜邦纸整合成可穿戴手环,有望用于监测汗液葡萄糖量反映血糖浓度波动。3、发展了基于柔性丝网印刷电极的可穿戴汗糖导汗带。制备出咪唑类金属有机框架(ZIF-67)包裹钯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将其与导电油墨混合印刷出能够稳定检测生理p H下的无酶葡萄糖检测电极。考察了丝网印刷电极在预处理过程中抗气泡干扰能力,并与传统丝网印刷电极进行了对比。报告了该丝印电极用于汗液葡萄糖分析过程中的各项性能指标,包括重复性、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将丝网印刷电极及柔性电路板整合到一个导汗带中,对穿戴人员的汗糖水平进行了数天的监测,并与商业血糖仪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4、发展了基于电化学四电极体系的汗糖分析贴片。我们在传统三电极体系的基础上发展出四电极体系,包括一个工作电极,一个参比电极和两个对电极。以镍盐溶液为前驱体在丝印电极表面原位制备出多孔镍纳米材料,考察以多孔镍纳米粒子为工作电极的四电极传感芯片在中性p H下对葡萄糖的检测效果,并与传统三电极体系下的检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四电极体系下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背景电流小且无气泡干扰等优点。将四电极传感芯片整合成能用于汗液葡萄糖分析的贴片,并对重复性和长期稳定性进行了考察。
其他文献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的教师只重视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有的体育教师则认为意志品质的培养是班主任家长的事,和自己没什么关系。我认为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体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意志品质的培养渗透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顽强的意志品质及培养学生美的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体育教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通过在基站侧配置大规模的天线阵列来深度挖掘空间维度无线资源,从而显著提高系统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通过基于导频信号的信道估计获取准确的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是提升大规模MIMO系统性能的关键,而导频开销会消耗大量的时频资源。因此,如何优化导频分配变得至关
血管钙化是多种慢性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血管病变、高血压、终末期肾病等)以及机体衰老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病理变化特征,是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增加和死亡率升高的独立危险要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是血管壁中层的主要构成,其由正常的收缩表型向成骨样或软骨样细胞表型转变是钙化形成的中心环节,并且VSMC表型转化与细胞整体能量状态密切相关。
中国艺术史的两大叙事体例于唐宋时臻于成熟:一是借用正史体例的艺术通史,二是传衍稗史志怪的私人艺术笔记。由于宋代及以后,以个人见闻、微观叙事见长的艺术笔记,无论是数量,还是学术影响力,都远超体现宏大历史叙事意识的艺术通史。因此,通过著述家及其文本案例,追问艺术史微观叙事勃兴的现象、缘由与价值,就是重审传统艺术史学的一个重要角度。作为著述家,米芾既参与过官方艺术通史的编撰,也因其自由、多变而具创见的五
随着国民经济、科技的发展,移动机器人在人类生活乃至国家战略领域都有着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其对于人类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未知的环境中进行精确的定位是保证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以及完成各类任务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解决在无卫星信号情况下(室内环境为主),移动机器人在复杂未知环境里的自主定位问题为背景,结合视觉、惯性、超宽带传感器之间的互补性,针对视觉/惯性/超宽带组合导航系
石墨烯以其单原子层结构及独特的能级,其载流子输运特性受表面化学状态影响,其电导或场效应电导具有强烈的表面吸附分子敏感性,以此原理制成的化学或生物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低噪声、低检出限、低成本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应用前景。以石墨烯/半导体异质结为基础的石墨烯垂直场效应晶体管(Vertical Graphen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VGFET)具有高开关比的特点,其平面结构对局
近年来随着核心处理器性能的提升、新型传感器价格的下降,以移动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移动机器人是多个交叉学科研究的产物,涉及高精度定位、环境感知、人机交互、运动控制和路径规划等多项机器人技术。其中高精度定位和环境感知是最为基础且重要的环节。然而,现有的移动机器人受应用场景固定、定位稳定性不高、环境交互能力弱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导致其可用性不高、实际经济产出较低。基于上述的需求,本文围
随着电子信息的飞速发展,计算电磁学(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CEM)已经发展成为与人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技术,例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VLSI)的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和信号完整性分析(Signal Integrity,SI)、无线设备的比吸收率(S
材料形式的丰富增添了人们对物理世界操纵的自由度。超材料的出现不仅使科学界对电磁参数的认识加深了一个层次,并且由于超材料单元本身具有强大的电谐振和磁谐振,非常便于电磁现象的调控以及装置设备的研发,从而有效地促进了电磁相关领域的发展。超表面是由亚波长尺寸的超材料结构在二维方向上延拓而形成的平面阵列,它在媒质交界面上引入突变的电磁响应,进而对空间波或者表面波灵活调控,由此激发了一系列轻便超薄的电磁波控制
随着城市扩张以及多模式交通网络体系越来越成熟,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中子网络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于是交通枢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合理地规划设计城市多模式交通枢纽,对于优化存量资源,提升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整体运输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较少考虑枢纽在多模式交通网络中的地位和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对交通供给特性与换乘行为特性在网络中的影响分别独立开展研究,且在多模式交通网络环境下,考虑多种换乘方式时不同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