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猪肉生产第一大国,自1972年至今,我国猪肉产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2006年我国猪肉产量达5197.2万吨,占世界猪肉总产量的50.1%。2006年我国肉类总产量8051.4万吨,猪肉就占到了64.5%。猪肉也是我国居民的主要肉食品来源,人均猪肉占有量达39.5千克。同时,养猪业也是我国农户收入的重要来源,2006年农村家庭平均每人出售猪肉34.44千克,羊肉3.12千克,牛肉3.07千克,家禽8.86千克,猪肉明显高于其他肉类。因而,从宏观意义而言,我国猪肉行业的发展对推动经济、调节农产品供求、财政补贴和税收等宏观经济目标都有重要的影响。鉴于猪肉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意义,对于猪肉行业的深入研究也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本文以供应链为视角,以猪肉产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猪肉供应链各环节的现状以及不同类型供应链的运作情况,指出问题所在,并借鉴猪肉行业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自身情况给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以提高我国猪肉行业供应链的发展和管理水平,从根本上提升猪肉供应链的素质。论文首先从供应链的角度对我国猪肉供应链进行分割,通过对各环节的剖析指出我国供应链的分散性造成了猪肉行业的不稳定,我国猪肉质量安全问题突出。紧接着论文将我国猪肉供应链分为传统型、新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并对其具体的运作模式进行分析与比较,指出他们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对发达国家的猪肉行业发展的经验进行介绍,给我国猪肉供应链的发展以借鉴。最后提出促进我国猪肉供应链建设的策略。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供应链的视角看待猪肉这样一种特殊的农产品,以产业经济学、管理学相结合,实证和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对猪肉供应链的各环节本身和供应链的运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将我国猪肉供应链划分成不同的类型,根据其特点给出相应的发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