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骨胶原多肽螯合钙的制备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rtless8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牦牛骨粉为原料制备牦牛骨胶原多肽螯合钙。以多肽得率为主要指标,筛选出酶解牦牛骨效果最好的酶进行酶解,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该酶的酶解条件得到酶解法制备的牦牛骨胶原多肽;从酶解后的牦牛骨粉中提取可溶性骨钙,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条件;在此基础上对自制多肽、骨钙进行螯合,利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螯合条件;再用紫外扫描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电镜扫描对制备的多肽、多肽螫合钙进行结构对比分析,对牦牛骨胶原多肽螫合钙的消化特性和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如下。筛选出碱性蛋白酶为最优酶,最佳酶解条件为底物浓度3.5%,酶底比4000 U/g,pH7.0,酶解时间4h,酶解温度50℃,此时多肽得率为22.06%。选取盐酸作为提取骨钙的最优用酸,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67℃,时间75min,盐酸浓度1mol/L,盐酸用量18mL,此条件下提取出的钙含量为112.18mg/g。确定骨钙作为螯合的钙源,将骨钙与超滤后的各分子量段的肽进行螯合,发现2kD到5kD的肽的螯合率最高。获得最佳螯合条件为肽钙质量比2:1,pH8.0,多肽浓度25mg/mL,螯合时间90min,螯合温度45℃,此时的螯合率为76.04%。紫外扫描分析发现胶原多肽与钙螯合后生成了新的物质;红外光谱分析发现螯合钙的特征基团吸收峰出现了红移、蓝移、消失和新增,胶原多肽与钙发生了螯合反应,推测其位点是胶原多肽侧链氨基、羧基和内部肽键;x衍射分析发现多肽经过螫合后产生了新的吸收峰,进一步证明了螯合反应的发生:电镜扫描发现螯合前后样品形态、质地发生了改变。对螯合钙进行稳定性分析发现螯合钙在碱性、中性环境下稳定性较高,酸性稍低。80℃的高温处理10min到60min对其稳定性没有显著影响。模拟胃肠道消化试验结果表明螯合钙在模拟胃环境中消化两小时过程中,钙缓慢释放;后再经模拟肠道消化后钙溶解率逐渐降低,最后维持在50%左右。
其他文献
红曲色素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于食品着色历史悠久。在红曲色素的混合物中,从感观上来看,橙色素是最为鲜艳夺目的色素,目前在国内外仅限于小样试制,尚未实现大规模生产,在食品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有多处提到《博物志》的有关内容,体现了李约瑟对这本著作的关注和研究。其中包括物理学方面的物质自燃现象、流体沸腾现象、电致发光现象、透镜
学困生问题是困扰世界上每一个实施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的棘手问题,尤其在重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今天,从学生个人方面的原因出发,如何改善他们的学习状况就应该成为为人师者的
目前,页岩油藏多采用水平井钻井方式和后期分段压裂的方式进行开发。由于页岩油藏所钻遇地层多以泥页岩为主,微裂缝及裂缝较发育,钻井过程中极易出现井壁失稳的情况。因此,在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匹配中虚假匹配和鲁棒性欠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鲁棒的SAR图像匹配方法。首先通过正射校正来进行预处理,从而消除SAR图像
石墨烯作为高导热、高导电、高比表面积的二维材料,在物理、化学等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高品质石墨烯低成本宏量制备,仍是阻碍下游产业化应用的瓶颈之一。液相剥
城市土地结构是城市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各种用地比例失衡,势必造成城市中各种机能失调,从而降低城市土地的整体功能并阻碍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本文根据郑州市城市土地结
羽衣甘蓝,又名叶牡丹,由于其粗生易种,最佳观赏期又在室外缺花少绿的冬季,因而受到众多家庭养花爱好者的喜爱。由于家庭养花条件所限,由于家庭养花条件所限,每种花都不可能养
本文对北京市万泉寺住宅小区项目的建筑施工管理进行了实证分析,重点论述当前国内中小型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如何从加强项目管理、优化项目
与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现阶段法律对于隐私权的保护力度相对落后。《侵权责任法》将隐私权列为民事权益范畴中体现出对隐私权的愈加重视,但是当公权力侵犯公民隐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