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豆推广品种DNA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评价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goboy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良品种是作物获得高产的基础,而品种混杂和纯度降低会明显降低产量,快速准确地鉴定品种和进行纯度分析对于种子质量标准化、品种审定、种性辨别、产权保护均有重要作用。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信息是育种工作的基础,对优良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准确的评价可以为亲本选配、后代遗传变异程度及杂种优势水平的预测提供预见性指导,这是育种目标能否成功实现的关键。 本研究选取41个河北省广泛推广的大豆品种,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并利用SSR和AFLP分子标记构建其DNA指纹图谱,从表型和分子水平综合分析其遗传多样性,为今后的育种工作提供参考。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分别利用30对SSR引物和10对AFLP引物,构建了41个大豆推广品种的DNA指纹图谱。在SSR-DNA指纹图谱中,有29个品种具有特异谱带,占供试品种的70.7﹪。在30对引物中,每对引物可鉴别的品种数目不同,其中引物Satt268可鉴别9个品种,鉴别能力最强。在AFLP-DNA指纹图谱中,有36个品种具有特异谱带,占供试品种的87.8﹪,其中M60/E33鉴别品种数最多为25个。 2基于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41个品种被划分为4个类群(FGs,Field-basedGroups)。根据聚类结果对4个类群的农艺性状的平均值进行分析:FGⅠ的分枝数和分枝荚数最少,分别为0.91个和3.30个;FGⅢ类群的粗脂肪含量最高,为21.72﹪;FGⅡ类群的株高最高为103.60cm,生育期最长为103.58d,属晚熟品种组;FGⅣ类群的百粒重最大为27.75g,粗蛋白含量最高为42.38﹪,生育期最短为97.75d,属早熟品种组。 330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35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4.5个等位变异,引物Satt586、Satt268的等位变异最多为8个;10对AFLP引物共扩增出93条多态性带,平均每对引物可扩增9.3条多态性带,其中M82/E36扩增出的多态性带最多为15条。 4综合利用SSR和AFLP标记的数据结果,对供试品种进行聚类分析,供试品种分成4个类群(SAGs,SSR/AFLP-basedGroups)和两个特殊品种,SAGⅠ包括13个品种,SAGⅡ包括20个品种,SAGⅢ包括3个品种,SAGⅣ包括3个品种,两个特殊品种为牛毛黄和冀承豆3号。
其他文献
有小偷!我一个箭步冲上楼,一个大约十二岁的少年正在那里抚摸我的小提琴,我看见他的眼里充满了惶恐和绝望.rn就在刹那间,我突然想起了记忆中那块青色的墓碑,我愤怒的表情顿时
本试验利用5个具有抗虫基因的棉花品种(系)做母本,6个非抗虫棉花品种(系)做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NCⅡ设计),配制30个杂交组合,研究抗虫棉杂交种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并根据数量遗传学分析方法研究不同亲本、不同性状配合力及各性状遗传效应和相关性,在研究杂种F_1主要性状杂种优势的基础上选择典型组合研究F_2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和变异系数,探讨抗虫棉杂交种F_2代的利用价值。主要研究结
试验于2006-2007年在江苏里下河地区兴化市钓鱼镇进行,土壤类型为粘壤土,前茬为小麦,土壤肥力中等。本研究以江苏省主推的4类(中熟中粳、迟熟中粳、早熟晚粳与中熟晚粳)17个粳稻品种作为材料,通过比较研究不同生育类型品种的产量形成及其源库特征、干物质生产、氮素吸收利用以及主要品质性状,探讨江苏单季粳稻品种的综合生产力,为水稻的大面积生产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生育类型粳稻品种产
角色rn孟月华(旦)rn王有道(老生)rn柳春生(小生)rn头出赴试rn[王有道上.rn王有道 (唱)尽读诗书文满腹,rn偏几番蟾宫难赴,rn通今古,rn非庸碌,rn功名堪图.rn春闱逼近,rn教儒生
施肥结构对小麦产量与籽粒品质的形成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也是小麦栽培调控的主要技术策略,但不同肥料因子对小麦产量品质的作用,因土壤本身的特性差异而导致差异性结论,这主要是缺乏长期定位肥料试验。通过长期定位试验所形成的不同土壤肥力生境差异,来研究土壤肥力与肥料运筹对小麦产量与籽粒品质的影响,将有助真实揭示肥料及土壤养分生境对小麦产量、品质的作用,为小麦优质高产的肥料结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江苏
苦荞是重要的药食同源作物,其特有的营养组成对满足当前人们营养平衡的需求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其药用价值更深层次的发掘研究,苦荞己成为人们研究关注的焦点。且由于苦荞属廖科
本试验为探索黑龙港地区夏玉米对氮肥的合理运筹问题,确定适宜的施氮量与施氮时期及分配比例,选用夏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设六个施氮水平和三个追氮时期及分配比例,对夏玉米生
本试验通过对三个品种向日葵进行三种浓度的中性盐胁迫处理,研究酸性磷酸酯酶(APA)、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同工酶的活性变化以及向日葵的
1.本试验中水稻选用武粳15,采用软盘育秧、机械移栽,鸭子选用绍兴鸭。通过比较稻鸭共作处理与单一栽培处理,分析了稻鸭共作对稻田土壤、水体环境及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稻鸭共作可以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使稻田水体中NH_4~+-N、NO_3~--N、总氮以及溶解氧含量提高,增加水体养分。试验结果还显示,稻鸭共作在无氮时可以增加分蘖数量,在常规施氮时则可以控制水稻高峰苗;在无氮和常
水稻群体是由各个单株个体构成的,而单株个体又是由主茎不同的一次分蘖节位构成;水稻生产是在群体条件下进行,而群体是由个体构成,个体生产力则由主茎不同节位的产量因素构成;只有弄清群体条件下的个体节位生产力的数量变化特点,才能为合理调节群体结构提供基础。近年来在个体研究基础上有向节位深入的趋势,对水稻节位生产力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精确分析水稻各个节位的生产力情况,了解各节位产量构成因素情况,为水稻的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