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定位试验相关论文
利用Biolog微平板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小麦玉米间作条件下,不同长期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利用差异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
明确不同种植制度农田肥力长期演变特征可为选择合适种植制度以提升耕地质量提供参考依据。以湖南省12个国家和省级农田长期定位试......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环境中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粮食作物重金属超标现象时有报道,已严重危害我国粮食的安全生产。因此......
为探究露地菜田长期施入有机肥、磷肥情况下,土壤腐殖质及其组成、土壤有机碳储量、固存量、土壤净固碳量的演变特征,探讨外源碳物......
冬小麦是黄土高原的主要农作物,对其进行长势监测,科学施肥管理,有助于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小麦品质,防止过量施肥引起水土污染。高......
位于黄土高原东缘的寿阳县很大部分属于晋东褐土区,农业生产以旱作为主,长期以来,增加化肥投入,是该区提高粮食单产的主要措施,长......
地下水位及施肥管理是影响土壤团聚体孔隙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本文以具有35年历史的红壤性水稻土为研究材料,选择两种地下水位(20 ......
在关中平原塿土(土垫旱耕人为土)上施用化肥的条件下,进行不同用量玉米秸秆直接还田(低秸9 375 kg.hm-2,中秸18 750 kg.hm-2,高秸3......
以关中平原持续4年的小麦、玉米(麦玉)秸秆还田中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麦玉秸秆9种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总有机碳(TOC)、活性有......
<正>凭借着无与伦比的优势,洛桑成为世界农业科学研究的"专家"数据库。英国伦敦北部的哈彭登镇,风景优美。这里正是被称为"现代农......
依托长期定位试验(从1990年开始)的4个施肥处理(CK,不施肥;M,循环猪圈肥;NPK,单施化肥;NPK+M,化肥配施循环猪圈肥),探讨了长期施肥......
采用长期定位培肥试验的方法,较系统地分析了长期单施有机肥、单施化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条件下,作物产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
为了明确长期施用氯化铵对土壤理化性质,尤其对土壤中氯的积累pH值变化的影响,氯离子对甘蔗产量、品质及其它养分吸收的影响,我们......
为了求得合理施肥的有关数据,更好地促进科学配方拖肥的发展,1978~1995年辛集市和中国农科院土肥所合作,在辛集市马兰村农场进行了一系......
从1984年起,在沈阳农业大学农场棕壤上设置氯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长期施用含氯化肥0~60cm土层的土壤,11年累积氯残留率平均为14.5%,土壤含......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 ,比较了长期施用含SO2 - 4和Cl- 化肥 2 2年后稻田土壤的 pH值、养分状况及其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 ,长期施用......
选用中国农业大学昌平试验站长期定位试验中14个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测定冬小麦播种前和收获后土壤微生物态氮含量以及小麦吸氮量,探讨......
红壤稻田造田历史短,轮作复种一般较单纯,既不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也不适应提供多样化产品的需要。为了探讨红壤稻田多熟制的增产......
为了解决上海郊区有机肥用量减少、质量低劣的问题,我们于1979—1984年在上海郊区三种土壤上进行了长期定位试验和1979—1981年中......
在自然土壤中生存着大量的微生物群,它们能较敏感地预测土壤环境的变化,因此,土壤生物活性常被用作衡量土壤质量的灵敏指标.对土壤微......
两个盆栽试验结果显示,施用石灰石粉和钙镁磷肥能显著促进大豆生长和根瘤形成,并能提高产量,施用石灰增加了大豆植株Ca含量,但减少其K含量......
以沈阳生态试验站一组持续17年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了不同降水年景作物对施肥的增产反应,估算了下辽河平原地区水肥交互作用......
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土壤腐殖质作为土壤有机质的主体,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土壤养分......
东北黑土土质肥沃、质地疏松、有机质丰富,但近年来肥力呈下降趋势。长期定位试验在研究土壤肥力、环境演变和作物产量等方面具有......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能源得到解决,大量农作物秸秆过剩,秸秆焚烧现象日益严重,引发环......
在沈阳地区棕壤上设置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凡经15年在玉米—大豆—玉米轮作条件下连续施用猪厩肥和NPK化肥,耕层土壤胡敏酸C相对下降54......
以1980年建立的砂壤质潮土土壤肥力和肥料效益长期定位试验(徐州点)为平台,研究5种不同施肥处理对甘薯品质性状、淀粉黏滞特性(RVA......
采用长期定位培肥试验的方法,在安徽省濉溪县杨柳镇试验点砂姜黑土区对单施有机肥、单施化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作物产量和土壤......
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机制及影响因素存在许多不确定性,许多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水平并没有随大量的外源有机物的加入而相应......
项目针对安徽砂姜黑土区小麦种植区以“旱、涝、僵、瘠”低产砂姜黑土为主,且南北过渡性气候导致农业灾害频发等问题,以“地力-产量......
本文以SAS、MATLAB为平台,主要以改进后的投影寻踪模型为手段,对不同施肥方式进行评价.主要结论如下:对于玉米DP处理效果最佳,其次......
棕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连续15年培肥后,磷肥、有机肥残留养分对粮豆作物的增产效果至少在三年以上,低量有机肥与磷钾肥配......
通过对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实验站30m×42m样地进行网格法分层取样,采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以土壤pH和有机碳(TOC)......
保护性耕作是我国北方粮食产区应对干旱的积极应对策略之一。然而,少有研究将土壤碳排放、微生物和作物三者结合起来分析保护性耕......
以江西红壤地区双季稻田肥料定位试验为依托,研究了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及3种不同比例有机无机肥配施(LM、MM、HM)对红壤性......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模式下赤红壤旱地花生-甘薯轮作体系中两种作物产量的稳定性,以优化作物养分管理。【方法】化肥定位试验和化......
基于12 a的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管理下水旱轮作水稻土耕层土壤磷含量及土壤磷素盈亏的演变动态。结果表明,不供应含磷肥料......
对1982年建立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的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25a种植冬小麦施用不同肥料后,土壤0~400cm土层硝......
通过湖南省7个县市土壤肥力与肥效监测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单施化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稻田耕层土壤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
10年长期施肥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区相比,单施猪厩肥的增产率为13.6%,施用NPK肥的为32.7%,NPK化肥和猪厩肥配施的增产率达......
为明确长期施肥对水田和旱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活性碳氮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于2009年在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试验站进行了田间......
通过13年的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轮作体系化肥长期定位试验,分析了在北京潮土连续轮作条件下化肥施用的能量效率.能量效率主要用......
以15年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采用Bowman-Cole有机磷分组方法,研究长期施肥对潮土耕层有机磷组分及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耕层有......
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华北平原潮土作物产量及农田养分平衡的影响,对指导田块尺度粮食生产的高产-高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
根据20年定位试验的资料,研究了稻田土壤施用不同肥料,N、P、K养分在剖面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土壤全N和碱解N在......
8年定位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不施N肥,淮北变性土N素自然供给能力,第1年降为原来的64%,第2年则降为22%,此后,在20%左右振荡;不施P肥,土壤P素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