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通信速率和频率的需求逐年提高,所以超高速率的数据传输链路的研究需求越来越紧迫。因此,在保证数据传输可靠性的前提下,近年来人们开始加大对太赫兹技术的研究,想方设法利用太赫兹波实现高速无线通信。本文研究内容如下:本文首先分析并确定了太赫兹波以地面点对点通信的应用场景,给出高速链路的设计目标。并确定了物理层数字基带信号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通信速率和频率的需求逐年提高,所以超高速率的数据传输链路的研究需求越来越紧迫。因此,在保证数据传输可靠性的前提下,近年来人们开始加大对太赫兹技术的研究,想方设法利用太赫兹波实现高速无线通信。本文研究内容如下:本文首先分析并确定了太赫兹波以地面点对点通信的应用场景,给出高速链路的设计目标。并确定了物理层数字基带信号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调制解调方案,对OFDM技术作简要的介绍,接着分析比较16阶和64阶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并选择适合本链路的64QAM,确定了基带链路中以低密度奇偶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LDPC)编译码来提升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设定了10GHz的信号采样率与20Gbps的系统有效传输速率。对高速链路中的物理层关键算法进行详细介绍,介绍了信道估计与均衡算法,通过分析与对比选择适合本链路的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LS)信道估计算法与迫零均衡算法,而且详细介绍了几种常见的信道编解码算法,对比了各自的优缺点,编码方面选择了基于QC-LDPC码的直接编码算法,译码方面选择最小和(Min-Sum,MS)算法,还介绍了64QAM软解调算法,最终选择了其中最适合硬件实现的近似对数似然比算法,接着就基带数字信号以及数据处理流程进行仿真验证,并且先对其中关键模块的性能进行仿真测试,又对整体基带链路进行了算法仿真,验证其性能。接着对设计的整体链路进行硬件实现,对链路发射机与接收机的结构进行设计并给出数据处理的流程,对OFDM参数与子载波映射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而且还介绍了使用镜像共轭对称载波映射方式的原因,以及特殊的导频结构,设计实现了6路并行化方案在内的帧结构,并对单路的数字域基带信号的处理过程做了非常详细的介绍,然后分析并设计收发两端的关键模块,并给出其寄存器传输级(Register Transformation Level,RTL)仿真结果与资源占用情况,接着对硬件实现的发射端与接收端进行板上自回环测试,并使用在线逻辑分析仪抓取信号,对信号进行分析,分析硬件实现的结果是否达到本链路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最后验证了本系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其他文献
腔光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微纳尺度介质上光场与机械运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它可用于研究丰富的光物质相互作用过程,可实现量子基态冷却、量子纠缠、电磁诱导透明及慢波传播等物理现象,在量子信息科技领域具有重要科学研究意义。与此同时,腔光力学系统在精密测量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像加速度、微小位移、弱力、质量等能够影响腔光力学系统机械振动的物理量,可以通过光声耦合作用读取腔光力学系统的机械振动信息
内皮抑素(endostatin)是一种潜在的新生血管形成抑制剂,对多种肿瘤模型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 且无耐药性和毒副作用。其独特的结果特点在于它的二级结构含有大量的β折叠,而只有极少量的α螺旋;它还包含有两对巢式二硫键。因此我们选择endostatin作为一种模型蛋白来研究这一类蛋白的折叠机理。我们用核磁共振(NMR)、内源荧光(intrinsic fluorescence)、圆二色相(CD)等
研究目的:通过实时近红外光脑氧饱和度(NIRS-Sc O2)及舌下微循环监测,并联合大循环及心脏超声等多参数,评估短期调控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患者的血流的安全性,以及精细化流量管理的可行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SICU及EICU接受VA-ECMO治疗的成年患者进行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预计在患者接受VA-ECMO治疗后的第2天(24-48
遗传性血管水肿(Hereditary Angioedema,HAE)是一种罕见但可能危及生命的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管性水肿,是由体液渗入真皮和皮下组织间隙所引起。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C1酯酶抑制剂(C1 Esterase Inhibitor,C1INH)减少导致激肽释放酶活性的丧失,从而引起高分子量激肽原的裂解和缓激肽的释放,导致血管水肿的发生。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G1(Serine Pro
近十年来,带电液滴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这些带电液滴界面独特物理化学反应,它有着许多新兴的应用并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发电,静电喷涂,加速精细化学反应,纳米尺度材料制造,微流控系统等。除了这些对科技发展十分有益的应用,这类接触带电现象还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如降低制药过程的成功率、降低工业生产的效率,并且产生昂贵的处理费用。此外,若材料表面积聚过量电荷,会发生气体击穿,产生火花,
目的分析探讨蓝光联合益生菌在进行出现黄疸的早产患儿的疾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出现黄疸的早产患儿99例,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黄疸的消除治疗,治疗时间为8 d,对比三组患儿的黄疸消失情况以及患儿的胆红素变化情况。结果乙丙两组患儿在治疗有效率的对比中高于甲组患儿的,对比有意义(P0
尤文氏肉瘤(ES)与外周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同属于尤文肉瘤家族(ESFTs),是以小而未分化的神经外胚层细胞为特征的恶性软组织肿瘤。在遗传学上,约85%的ES/PNET病例中存在11号和22号染色体之间的相互异位,即t(11;22)(q24;q12)相互异位。尤文氏肉瘤是在儿童和青壮年中发病率仅次于骨肉瘤第二常见的恶性肉瘤,约占儿童恶性肿瘤的3%,男女比例约为3:2,中位发病年龄为15岁,所
一维移动介质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已经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轴向移动的绳、索、带、梁和输流管道等。由于变质量特性和介质柔性耦合,一维移动介质的建模复杂度大大提高,至今仍无普遍认可的统一建模方法。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主要做了如下工作:一、提出了以物质坐标刻画物质移动、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描述方式和绝对节点坐标法的一维移动介质的动力学模型。一维移动介质采用了欧拉-伯努利梁假设,应用绝对节点坐标法来描述介质
蛋白质固定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蛋白质芯片、生物传感器和亲和层析分离等领域的重要技术。通过蛋白质固定技术的应用,人们可以在疾病监测,药物筛选,环境监测等方面取得快速和灵敏的检测结果。在蛋白质固定的研究中,蛋白质分子在表面固定后的取向往往决定着蛋白质是否有活性以及是否能够有效地识别目标分子。如何控制蛋白质在界面吸附的取向和研究蛋白质在界面的结构是蛋白质固定技术中的重要环节。由于为蛋白质分子组成成
背景白细胞介素10(IL-10)是一种重要的抗炎细胞因子,可以促进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存活,IL-10缺失,引起了阿尔茨海默症(AD)小鼠模型的小胶质细胞持续激活。但IL-10缺失与视网膜直接功能联系的研究相对不足。而IL-10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具有抗凋亡作用。因此,IL-10缺失所致的视网膜损伤效应以及发病机制需进一步探讨。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IL-10缺失小鼠的视网膜损伤效应,以及可能的发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