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暖监控系统设计与优化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沈阳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xjl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集中供暖技术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规模的扩大,如何解决各换热站之间的水力耦合问题,以及及时有效地获取供热管网的准确参数值,实现集中供暖的全自动控制,将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学术研究价值。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介绍了换热站的构成、运行原理和供热调节方式,以及换热站控制系统的水力工况和热力工况,并对集中供暖系统的控制调节方式进行了讨论与分析。设计了集中供暖监控系统,并对基于改进BP算法的PID神经网络解耦控制方法在集中供暖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以“北京房山区城关西里集中供热工程”为实例,根据该工程的设计要求和现场的实际情况,以保障功能、降低成本为出发点,设计了本文的集中供暖监控系统。监控系统的换热站硬件控制器选择美国AB1769系列PLC,采用RS Logix5000编程软件进行编程。热网监控中心上位机软件采用美国ABFactoryTalk View Studio进行界面组态,远程数据传输方式采用虚拟专用网络VPN,从而实现了集中供暖换热站控制系统的全自动化。其次,为了解决由各换热站之间的水力耦合问题所引起的热用户室内温度冷热不均的现象,采用传统的PID控制方法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并且参数整定比较麻烦。本文将改进的BP算法与PID神经网络解耦控制方法相结合,设计了基于改进BP算法的PID神经网络解耦控制系统。该系统选择两个具有强耦合关系的换热站作为被控对象,选择换热站供回水平均温度作为被控参数,通过调节一次网分配给各换热站的高温热水的流量,来实现热量的均匀分配。最后,结合MATLAB软件对上述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在实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验证了基于改进BP算法的PID解耦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解耦性能。
其他文献
近年来,人们想要寻求更加人性化的人机交互技术,因而它成了当下的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而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动态手势识别把理解人的动态手势含义作为目标,为人在和虚拟计算机
随着工业的飞跃发展,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消耗越来越多,陆地和近海领域能源被开采殆尽,而深海领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深海钻井平台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面对深海复杂的海况钻
球磨机作为水泥生产过程的重要设备之一,其粉磨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成品合格率的高低。提高粉磨质量的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保持磨机负荷的相对稳定,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成品质量,而且
工业CT(Industrial Computed Tomography)技术被誉为当今工业领域最佳的无损检测技术。一方面,CT技术包含了深刻的射线物理原理和数学理论,对理工类和放射医学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
旋转导向钻井技术是现代钻井的先进技术,在观测井眼轨迹有着强大的优势,同时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们准确观测井下的姿态参数(井斜角I、工具面角T以及方位角A)
火电厂机组从电网解列后,需要维持3000r/min,带厂用电运行,即为孤岛运行。孤岛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持续生产能力,以及电网故障的快速恢复,具有全面积极的作用,已引起大家的关注。孤岛工况时负载特性变化剧烈,控制品质要求高,在这种工况下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系统(Digital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DEH)是有别于正常工况的汽机转速控制和并网带
迭代学习控制是采用“在重复中学习”的学习策略,它具有记忆系统和经验修正机制。它是以控制系统的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的偏差来不断修正控制信号,从而提高控制系统的跟踪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已全面步入海洋经济时代,对海洋的开发和探索范围也越来越广。传统的锚泊定位已愈发满足不了海上工作的相关需求,动力定位系统(DPS)应运而生
焊缝缺陷的识别是检测焊件质量的关键环节,有效地检测出焊缝缺陷保证焊缝的质量,对于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传统的缺陷检测,主要依靠人工评片,该方法主观性强,受检测人员的
目前工业过程报警系统往往存在着报警数量大、误报警或者无效报警多等问题。导致此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参数报警阈值的不合理设置,如果报警阈值过大,就可能会漏掉某些重要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