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经典多如繁星,记录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多元文化冲击下的今天,教育界逐渐重视学生对于经典的阅读。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学生课外经典阅读提出了要求:“学生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更重要的是,课标要求学生能够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并且在第四学段(7-9年级)中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而在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最新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初中生课外中华文化经典阅读提供了理论支持。延吉市汉族初中共有5所,从学校的宣传到教师的指导再到学生,课外中华文化经典阅读进行的如火如荼。基于此,论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访谈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延吉市汉族初中课外中华文化经典阅读现状经行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延吉市汉族初中学生课外中华文化经典阅读的现状以及取得的成效,分析延吉市汉族初中学生课外中华文化经典阅读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策略,旨在提升初中生课外中华文化经典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敢读文言,爱读文言的良好习惯。意义在于培养初中生的课外中华文化经典阅读有利于学生们识读更多古代诗文作品,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初中生的课外中华文化经典阅读有利于学生们了解中国文学与思想的发展与演进,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调查现状主要从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两个大方面进行阐述。在取得的成绩中,学校的积极宣传与家庭的大力支持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阅读环境。阅读内容比较广泛,涵盖“经史子集”中重要的书目。教师指导多种方法进行阅读,如圈点摘录法等。最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如识记繁体字、提高读写水平、深化学生思想内涵等。在问题分析中,主要从网络文化对经典阅读的影响、学校图书馆馆藏书籍资源、教师阅读视野以及学生自身阅读习惯四方面进行阐述。综上,根据延吉市汉族初中课外中华文化经典阅读情况以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论文提出应制定的相应策略,如学校应丰富图书馆藏书资源;语文教师应继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拓宽自身阅读视野,推荐更多适合学生阅读的中华文化经典书籍;同时要指导学生完善自身阅读习惯,完成的制定阅读计划、自觉作读书笔记,提高学生的课外中华文化经典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