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EMG的康复机器人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udeyu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伴随老龄化而产生的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脑卒中后运动功能的重建和康复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脑卒中患者康复周期较长,且需要康复医师手动帮助做康复运动,医师劳动强度大,开展将机器人技术与康复技术相结合产生的康复机器人技术研究,对于脑卒中后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康复机器人主要可以实现患者被动康复、主动康复以及通过施加与运动方向相反的阻抗来加强康复训练。从康复效果来看,主动康复可以激发患者康复训练的主动性,有利于患者运动功能的重建和康复。表面肌电信号(sEMG)是人体肌肉收缩产生的生物电信号,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神经肌肉的活动;鉴于患者主动参与康复具有较好的康复效果,将肌电信号加入到康复机器人系统,这样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康复训练。本文针对偏瘫造成的患者单侧肢体运动功能受损,建立了上肢康复机器人系统,研究了基于sEMG的上肢康复机器人患者主动控制方法,实现了患者运动意图在线提取,并依据患者自身意图进行康复训练。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阐述了肌电信号的产生机理、特征和干扰源。介绍了表面肌电信号与关节角度采集系统,采集了4通道表面肌电信号并对表面肌电信号进行了预处理,对表面肌电信号进行了时域分析,提取了5种肌电信号特征。其次,开展了基于肌电信号的关节定量估计方法研究。将提取的肌电信号特征作为输入,关节角作为输出,分别基于支持向量机与BP神经网络两种方法建立了肌电信号特征与关节角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并使用前述研究内容提出的5种肌电信号特征分别建立模型进行对比测试。再次,建立可验证上述研究内容的康复机器人系统。根据D-H方法建立了实验室康复机械臂的运动学模型,并且通过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其动力学模型;阐述了阻抗控制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基于力的阻抗控制和基于位置的阻抗控制两种控制方式,并且通过实验对阻抗参数进行了分析。最后,搭建了患者主动控制上肢康复机器人实验系统,开展了基于sEMG的康复机器人控制实验研究,验证了康复系统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该文在分析和研究目前国内外评估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以下研究:针对国内在ATR性能评估工作中缺乏理论指导的问题,该文明确提出从系统辨识的角度看待ATR性能评估的观点.把ATR
本课题来源于十五国防预研项目——微型飞行器关键技术研究,具有极强的工程应用背景。旨在探讨微型飞行器的控制系统的一般性规律及系统结构与实现技术。作为工程化实际应用的
该文研究的目的是阐明生态工业链作为一种给企业及其处区域带来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工业组织结构的潜力.该文的前两个部分介绍了研究工作背景及有关生态工业链的基本知识,包括生
本论文针对纯滞后这一特殊工业过程,提出了以模糊控制技术为核心的三种有效的智能控制方法,并将其成功地用于具有数学模型复杂、非线性、时变、耦合等特点的实际滞后系统中(中
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对多品种、多规格和高质量产品迫切的市场需求,工业生产更加倚重于可以生产多种产品的高效过程,并且生产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已成为工程人员关注的焦点
欠驱动系统的控制是目前非线性控制的一个重要领域。倒立摆是一个典型的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的系统,而具有两个自由度和一个驱动器的机械臂是一个典型的欠驱动系统,本论文
该文概述了系统的分类及处理方法,复杂性研究的动态和已有的成果;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采油工程复杂系统的特性,如子系统数量大和种类多、多层次、多学科性、开放性、动态性
随着世界铁路运输的大发展,重载和高速成为列车设计研究的方向,因此列车制动过程中的滑行控制也越显重要,几乎所有列车都加装了防滑控制系统.该论文对列车防滑控制系统的控制
在当前原油生产中,有杆泵抽油方式占据很大比重。游梁式抽油机井是有杆泵抽油的一种方式。抽油机等采油设备大多是野外作业,地理位置分散,自然环境恶劣,而且抽油机的井下工况复杂
该文根据隧道窑生产过程的工艺要求,在详细的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集回路控制、过程监控和管理信息系统于一体的隧道窑计算机控制系统.系统采用三层集散式结构.第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