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面部软组织损伤的特点与早期整形修复的美学效果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am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急诊面部软组织损伤的特点研究目的:统计急诊外科门诊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的发病情况,分析急诊面部软组织损伤的一般情况与损伤特点,为预防面部软组织发生及其治疗提供依据与帮助。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期间因面部软组织损伤至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急诊外科门诊接受治疗的患者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致伤因素、损伤类型、伤口位置等情况。研究结果:共收集696例急诊面部软组织损伤病例,其中男性患者493名,女性患者203名,男女比为2.43:1。30-39岁年龄段人数最多,占23.28%,其次是0-9岁,占16.24%,职业分布上以工人群体最多,交通事故是主要致伤因素,占37.93%。696名患者共计伤口 741处,损伤类型以挫裂伤为主,占68.02%,额部最常受累,占36.30%。研究结论:(1)本机构急性面部软组织损伤以男性为主,30-39岁青壮年为高发人群。(2)本机构急诊就诊的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中工人最多,大部分面部软组织损伤是由交通事故造成的。(3)本机构急诊面部软组织损伤最常见的是挫裂伤,额部最易受累。第二部分 面部软组织损伤早期整形修复的美学效果观察研究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对比普通缝合与美容缝合的远期美学结果,探究整形外科技术在早期修复面部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研究方法:收集我院急诊外科门诊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期间因面部软组织损伤接受治疗的患者资料,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在我院门诊行一期伤口闭合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缝合方法将其分为普通缝合组与美容缝合组,并对其进行随访,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6-12个月瘢痕POSAS评分情况。研究结果:(1)普通缝合组纳入患者60例,59例患者伤口一期愈合,1例患者拆线后出现伤口裂开;美容缝合组纳入患者139例,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1例患者出现线结反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3)。(2)术后6-12个月对瘢痕进行评估,OSAS量表中,美容缝合组OSAS总分(16.45±1.09)低于普通缝合组(19.42±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698,p<0.001);PSAS量表中,美容缝合组PSAS总分(14.66±1.02)低于普通缝合组(17.30±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470,p<0.001)。研究结论:(1)急性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应尽早寻求医疗支持和帮助,全面的评估和适当的治疗对于获得最佳形态和功能恢复至关重要。(2)根据面部软组织损伤复杂程度不同,其处理从简单到极具挑战性,急诊和整形外科医生应根据损伤具体情况采取合适方法进行一期修复。(3)与普通缝合相比,应用整形外科原则与技术行美容缝合不能减少面部软组织损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4)早期整形修复面部软组织损伤能获得更好的美学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第三部分不同皮肤缝合针距对面部损伤愈合后美学效果的影响研究目的:通过对比观察2mm、5mm针距闭合损伤皮肤后远期瘢痕情况,分析皮肤缝合针距对面部损伤愈合后美学效果的影响,以期为外科医生选择缝合针距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收集我院急诊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期间面部软组织线状损伤的患者资料,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在门诊进行一期美容缝合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浅层皮肤缝合间距筛选出针距5mm、2mm患者共51例,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8例,观察组23例。对比观察两组缝合时间、并发症以及术后6-12个月瘢痕POSAS评分情况。研究结果:对照组的缝合时间(30.32±8.88min)小于观察组(36.52±6.2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65,p=0.003)。两组患者中均无并发症发生,形态与功能均恢复良好。术后6-12个月对瘢痕进行评估,OSAS量表中,对照组总分平均分16.68±1.12,观察组总分平均分16.39±0.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69,p=0.569)。PSAS量表中,对照组总分平均分为14.64±1.06,观察组总分平均分为 14.22±0.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74,p=0.116)。研究结论:(1)面部损伤整形修复时,2mm针距和5mm针距缝合皮肤获得的美学效果无明显差异,缝合针距过小不能获得更好的美学效果。(2)2mm针距会增加手术缝合时间,不建议外科医生闭合浅层皮肤时缝线针距过小。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SLA光固化成形技术,选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材料-羟基磷灰石和可降解生物活性材料磷酸三钙,开展磷酸三钙及其复相陶瓷膏料的组分设计及制备工艺优化研究,优选基于SLA-3D打印β-TCP、β-TCP/HAp复相陶瓷膏料的成形工艺、脱脂烧结工艺参数,制备出了复相陶瓷支架材料,并开展了体外降解实验。本文开展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开展了光敏树脂体系的固化性能研究,确定了陶瓷组分的选择,通过优化膏料
城市土地利用是反映城市格局的基本状态和城市内部功能区的区域差异。本文的研究区为长春市四环城路以内的五个行政区,研究区总面积为468.2km2,并将研究区内的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共分为11种。基于Sentinel-2A卫星遥感影像、OSM路网数据和POI兴趣点等数据,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和CART决策树算法,对长春市城市土地利用进行分类。并探究在城市土地利用分类中两种分类算法的优势与不足。结果表明,在随机森
本文针对已有诊断方法对强噪声环境中滚动轴承早期故障诊断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谱聚类算法、经验小波变换(EWT)、L-峭度、蝗虫优化算法(GOA)和最大相关峭度解卷积(MCKD)降噪相结合的滚动轴承早期故障识别方法。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传统MCKD算法依赖于先验知识和相关参数的合理选择这一不足,为了充分发挥MCKD算法的信号特征提取性能,对影响最大的T、L、M和C这四个重要参数进行了研究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综合作用下,水生态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量、水质的变化,明确水资源演变的驱动力,定量评估流域产水功能与水质净化功能,对今后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格局、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缓解供需矛盾等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对于跨境流域,由于水文水资源数据的保密性等限制,导致其总体研究较为滞后。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合理开发利用跨境水资源,有必要开展跨境流域气候变化响应、
肝移植是肝病晚期患者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自上世纪70年代我国进行第一台肝移植手术以来,肝移植技术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肝移植成功率与患者生存时间大幅提高。作为肝病患者延长生存时间最后的希望,肝移植手术数量并没有大幅上升,其中阻碍肝移植手术发展最大的困难是无风险正常供体肝的匮乏。在最近的研究中,各移植中心也在尝试应用传统认为具有风险的供体肝如脂肪肝供体,HBcAb阳性供体,肝纤维化供体,
学位
由共价键连接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非常稳定的结构,但通过改变外界条件达到其性质的可调性受到一定的限制。而通过非共价键相互作用的超分子聚合物具有动态可逆和环境敏感等特点,自组装聚集体可以通过适应性和刺激响应性来实现性质的转换和再循环,并且赋予了这类材料的自我修复以及多功能特性。在众多具有自组装性质的体系中,刚柔嵌段低聚物由于柔性链段与刚性链段的微相分离作用以及在溶液中的亲疏水作用,使其在本体和溶液中可
目的:探讨中国延边州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1(sLR11)基因rs68902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循环中sLR11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及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对象及方法:此次研究所有受试者均来自于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及体检科收治的313例患者,其中T2DM患者237例,根据颈动脉IMT值及有无斑块,将颈动脉IMT≥1.0mm或(和
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17例同期接受游离皮瓣移植的晚期颞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临床表现、肿瘤分期、病理分型、手术方式、皮瓣类型、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资料等,旨在探讨游离皮瓣在修复颞骨恶性肿瘤术后组织缺损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耳鼻喉医院2011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接受游离皮瓣移植的晚期颞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确诊为原
当前社会文化地理学家将社会空间和流动性理解为相互构成的社会网络过程,很少有学者解释消费空间在特定的流动性背景下是如何构成的,以及在特定的社会空间环境下消费空间形成流动性模式的过程和原因。而随着全球社会网络的不断发展,流动性所带来的人口、商品、信息和资本的流动已经成为最普遍也最无法避免的社会实践。边境城市流动性更为频繁,边民正在融入全球化的流动世界中,从而影响边境城市的消费空间。20世纪90年代以来
现阶段,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峻,新型耐药菌的出现使得研究人员在研发抗菌药物方面形势紧张,近年来耐药菌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而广泛地传播。滥用抗生素在我国极为严重,这引发了极为突出的细菌耐药性问题。人们为了对抗细菌感染而导致的滥用抗生素现象使得细菌所处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劣,造成细菌突变的频率增加,更多具有耐药性的变异菌株陆续被发现。真菌方面,调查数据显示,大约有500万种以上的真菌在地球上生存,大概有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