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底,随着希腊国家政府的财政、外债问题被公诸于世,希腊的信用危机已经开始危及其国内经济,三大机构下调其主权信用评级,希腊债务危机全面爆发。紧随其后,希腊企图通过推行减赤方案,寻求IMF帮助等途径走出债务危机的泥潭。然而,金融市场的敏锐性始由天然,市场注意力随即转移和扩大至于希腊有相似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其他国家,尤其是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与意大利。危机就此全面爆发。时至今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前景难以预料。据欧盟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欧元区17个国家在2013年1月份工业产出环比下降了0.4%,同比下降1.3%,下跌幅度超过市场预期,这暗示欧元区的经济衰退延续到了第一季度。荷兰银行首席经济学家Nick Kounis表示,欧元区的经济复苏极度缓慢,经济增长乏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任总裁拉加德同时表示欧元区今年将仍无法摆脱衰退的厄运,只有市场、就业和退休机制改革可以提振欧洲经济增长;在采用单一监管机制同时,更需要建立清算机构、私营部门债务共担及共同存款基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继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对世界经济运行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世界经济危机。然而,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危机的爆发都不会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必然会经历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探究危机爆发的原因和传导路径会有助于厘清危机的本质,对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贡献良策。为了深层次的分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形成机制及其在在欧猪五国间的传染路径,本文对此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自危机爆发以来,国内外已有许多学者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当然,一部分学者的检验成果经得住时间的检验,而一部分学者的检验成果被时间所淘汰。作者在参阅了大量相关文献后,拟定了本文行文的基本结构。首先,在导论部分,主要交代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方法和思路。就本文可能出现的创新点和不足进行了简单说明。本部分的重点在于介绍为什么要选择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这一课题,对这一课题应该如何进行研究。其次,在文献综述部分,由于国内介绍该部分的文献数量有限,主要参阅了大量的外文文献,厘清了金融传染效应的定义、假设、传染渠道和较为常用的实证研究方法。并且笔者有针对性的阅读了有限的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金融传染效应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初步了解了金融传染效应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的存在事实。这些文献给了笔者较大的启迪,为了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笔者在前辈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的扩展,对模型的假设条件进行了更为严格的检验,以试图更加全面的证明和解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金融传染效应的存在。然而在进行实证研究之前,另一个问题深深地叩问笔者。作为继美国次贷危机之后的新一轮世界性经济危机,欧债危机的形成机制是什么。本文开辟了专门的章节介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形成机制,也即分别从内因和外因出发探究危机呈群体性爆发的独特之处。在欧债危机向欧元区其他国家蔓延的时候,希腊危机的爆发是否与他国危机的爆发有着紧密的联系。实证部分对该问题做了详尽的计量分析,并从计量的角度验证了危机蔓延的先后秩序。站在历史的高度展望未来,应牢牢记住欧债危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造成的冲击,更应汲取教训,特别对于中国而言,应适时出台相应政策,牢牢的把握经济发展的大局。当然,不置可否的是,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效借用外力,适度利用国际金融市场,适度举债必然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但是偿还有期的债务更应适当的考虑本国建设对资金的合理需求,以及本国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如外债的转化效率与吸收能力、周期内外债清偿能力、外债风险预警与控制能力等等。实践表明,国际债务危机的频发与政府处理债务问题的的效率密切相关。对于这些方面,我们经济学子责无旁贷,要积极的去思考债务与当地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