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众参与,又称作公民参与,作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之一,无论对于政治国家,还是对于公民社会,公众参与都是实现善治的必要条件。社区文化建设的实现需要公众的参与和支持,公众参与已成为世界各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特征与内容之一。城市社区文化构建是由政府主导的,存在着一种自上而下的渠道,政府必须在其中担当好提供者、决策者、管理者、监督者的作用,各社区文化管理者也应当成为社区文化构建的骨干力量,同时,还应该存在另一种由下而上的渠道,让公众个人和各种组织团体参与到城市社区文化体系构建中,以期实现政府与公民的互动合作关系,从而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这就要求政府管理者在制定方案、执行方案时必须要考虑到公众的利益需求,将公众参与引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来,从而提升社区文化建设的品质。我国对于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公众参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起步较晚,缺乏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可操作的措施,特别是缺乏公众参与的制度保障。因此,本论文从社区、社区文化、社区文化建设及公众参与概念入手,重点研究公众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终得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公众缺乏参与热情,参与主体单一化,参与群体不均衡,参与制度和路径缺乏。同时,借鉴国外社区文化建设中公众参与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阐述促进我国公众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希望通过多角度构建公民参与制度的实践探索,从公众、法律、社会三个层面解决问题。转变公众观念,增强公众参与意识,构建多元化的公众主体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完善公众参与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科学化的公众参与制度和参与方式;构建参与型的公众文化环境,营造公众参与的社会氛围,让参与思想深入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