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历史演进——基于经济剩余论的视角

来源 :许博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xin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也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武器。剩余价值理论根植于自由竞争的社会经济背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关系随之调整,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所依凭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秩序发生巨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系统梳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新发展、新应用,既是维护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核心,也是正确解决现实问题的关键。本文主要包含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全面阐释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立足当今世界社会经济现实,总结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提出至今的发展历程及其面临的现实挑战,阐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系统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于垄断资本主义理论、剩余价值理论以及经济剩余理论的研究现状,着重关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剩余价值理论的新发展,为本文的理论研究奠定坚实基础,弥补学术界对于剩余价值理论研究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脉络和研究方法,客观、全面评析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系统梳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缘起、建构及其适用性。马克思之前时代的学者对于“剩余”这一问题的理解和研究,无论是剩余产品,还是纯产品、利润等概念,均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学者们对于剩余的看法,马克思正是在批判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剩余价值理论,并使其系统化,强调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区别。最后,探讨剩余价值理论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区别。第三部分研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理论的演进。有学者研究了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理论的缺陷,巴兰和斯威齐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剩余理论,以弥补剩余价值理论的不足。本文通过梳理巴兰和斯威齐的来往书信,阐述了这一理论的提出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的共识和分歧。在此基础上系统论述巴兰和斯威齐的经济剩余理论的核心概念、微观模型以及抵消因素,评价其在发展剩余价值理论中所发挥的作用,突出其相对于剩余价值理论的缺陷和不足,尤其是对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忽视。第四部分尝试弥补经济剩余理论对于劳动过程研究的不足,研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理论在劳动过程中的应用。首先分析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工人阶级结构的演化、劳资关系的变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这种变化对于剩余价值榨取机制的影响;其次,探讨在跨国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跨国流动对劳动过程和剩余价值榨取机制的影响;最后,阐述资本主义国家在劳资关系演变和资本跨国流动中的作用,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虚伪性和“新殖民主义”的崛起。第五部分探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对于剩余问题的处理。本文认为应遵循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分析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剩余价值,同时根据现实状况对理论进行扬弃和发展,以实现理论的时代性、适用性,并为社会现实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本文所讨论的居住权是指非房屋所有人因居住而使用他人住房及其附属设施的权利,其用于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房屋用益关系。而我国民法典所确认的居住权也是从罗马法和大陆法系的相关内容中借鉴和发展而来的,具有明显的人役性特点。而居住权的属性存在债权和物权的争议,本文认为居住权应当为物权并可适用法律经济分析中相关财产法的理论研究对其进行分析。而由于居住权作为物权,其立法必须符合物权法定原则。因此从本质上分析,
学位
上市公司分拆上市是指上市的母公司将其部分业务或某个子公司独立出来,另行在本地或境外资本市场公开招股上市。我国关于A股分拆上市制度相对空白,和国外相比实践案例不多,理论研究也较为滞后。2022年1月7日,证监会公布了《上市公司分拆规则(试行)》,从政策上给分拆上市这一重组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上市公司对于A股分拆上市热情高涨,再加上分拆上市越来越成为我国上市公司拓宽融资渠道、实现股权溢价的重要方式,因
学位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养老资源短缺、中青年人力资源匮乏以及劳动者未富先老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超龄劳动者继续受聘参加劳动的现象愈发普遍,对于其中未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群体来说,无论是因种种原因尚未满足缴费年限的要求,还是受限于身份问题从而根本无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在国家不断完善兜底性救助体系与养老保障体系的大的趋势和背景下,对该部分相对弱势群体的就业进行妥善安排,其意义与必要性不言而喻。而目前,未
学位
“天”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所尊崇的对象,它的构型源于古人的直觉经验,“天”最初在甲骨文中表示人的头顶,之后由头顶义引申为天空义,最终被许慎阐发为至高无上义。这一观念的变化表明古人逐渐认识到“天”的地位比“人”的地位更高,且人需要仰仗天生活,“天”“人”的关系密不可分,这与《尔雅》的“天”所要表达的内涵相似。从《尔雅·释天》的内容来看,《尔雅》的“天”既有自然意义,又有人文内涵。《释天》前九章阐述的是自
学位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公众个人信息的经济价值与公共管理价值得到极大提升,但也使公众的个人信息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在当前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形势愈发严峻,既有的个人信息保护手段显得颇为乏力。为了加强对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一些地方检察机关尝试运用行政公益诉讼手段,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021年8月20日《个人信息保护法》发布,其中的第70条将个人信息保护纳入检察行政公益诉讼适用范围,在法律规范层面赋予
学位
自我国公平责任条款诞生至今三十年有余,学界围绕其法律性质、实践效果与正当性基础所产生的争议从未停歇。以什么样的法哲学思维去看待“公平责任”,如何去思考和检讨“公平责任”存在的正当性、必要性与可替代性,对《民法典》施行之后公平责任条款的适用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公平责任的功能本质上是将国家与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义务部分转移至个体身上,以此弥补社会救济的制度性缺陷。现行公平责任条款不具备充分的正当性基础
学位
个人破产是对不能清偿全部债务的个人宣告破产,并依法定程序偿还债务的一系列制度的总称。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个人破产制度,而在我国大陆地区却只有《企业破产法》这“半部”破产法,使得自然人无法破产。2019年,《加快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方案》出台,要求将作为市场主体的自然人亦纳入破产制度覆盖范围。2021年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也提出了类似的要求。2021年3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个人
学位
资产证券化在近几年热度较高,也是全世界范围内较为成功的融资方式创新、金融产品创新。其优势十分明显,可以对资产进行剥离。使得资产与原始权益人的信用水平、偿付能力脱钩,原始权益人可以用部分较为优质的资产的方式获得融资。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影响融资主体对融资方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是融资的成本,而税收则是融资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资产证券化的业务规模越来越大,但我国目前对于证券化业务的税收规定还是较为
学位
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何适应新型环境,维持长期生存与发展成为企业重大难题。除了传统观念中企业长期生存条件是具备领先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管理能力外,当代企业发展更要求企业能够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因此,以慈善捐赠为代表的企业社会责任形式应运而生。积极参与慈善捐赠不仅已被普遍认为是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一大举措,更被视为企业与利益相
学位
行政协议是政府为了达成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目标与相对人签订的合同,是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之一。与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相比,行政协议制度更具柔和性且顺应了法治政府的发展趋势,因此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为了确保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目标能够得到更好地实现,国家赋予行政主体在合同权利之外的行政特权,即行政优益权。行政优益权具体到行政协议中,包括对相对人的选择权、对协议履行的指导、监督权等等。其中最主要的体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