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莼属绿藻转录组测序及适应性进化机制研究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zhong9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全球广泛分布的物种,石莼属(Ulva)绿藻具有耐高温、脱水、高渗透压等非生物胁迫的生态特性,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生长繁殖,是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性进化的最具吸引力的模式物种。同时它们也是沿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贡献者。但同时由于它们快速生长形成的绿潮和生物淤积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研究石莼属绿藻的环境的适应性机制对于揭示它们的生态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石莼属中只有易变石莼(Ulva mutabilis)完成了基因组测序工作,为了更好的解析石莼属绿藻的环境适应性进化机制,首先对三个石莼属物种扁浒苔(Ulva compressa)、缘管浒苔(Ulva linza)和浒苔(Ulva prolifera)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并进一步结合已经公布的异变石莼的基因组序列和石莼(Ulva lactuca)及Ulva endozoica转录组序列,使用单细胞绿藻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和团藻(Volvox carteri)作为背景,对以上六种石莼属绿藻进行了基于正选择的适应性进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八个物种的蛋白序列进行双向最佳比对、hmmer模型预测及序列长度过滤,在八个物种之间共找到3107个同源蛋白用于正选择基因分析。然后使用orthofinder软件在八个物种间共找到2530组单拷贝同源基因,对这些同源基因进行比对,提取不保守位点串联成序列,使用mega软件在JC model下使用最大似然法建树,建树结果出现两个分支,其中六种石莼属藻类聚在一个大分支中,莱茵衣藻和团藻外群单独成为一支。借助于PAML工具,对石莼属物种进行了包括分支模型、位点模型、分支位点模型在内的系统分析,结果显示,石莼属物种的同源基因受到的选择压力远大于外群物种。另外,通过位点模型和分支位点模型在石莼属中共找到465和334个正选择基因,使用多个生物数据库对这些序列进行功能注释与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基因参与光合作用、脂肪酸合成、胁迫抗逆、信号传导等多个生物学过程。最后选取扁浒苔Ulva compressa进行六种环境胁迫下的正选择基因的转录组测序和表达模式分析,在六种胁迫条件下,位点模型和分支位点模型各自有349个和230个基因发生了差异表达,其中两模型中共有37个基因在所有胁迫下都发生了差异表达,包括分子伴侣、起始因子、肽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细胞色素P450、核糖体蛋白等基因。另外,两个模型下较多的基因与抗逆、信号传导、光合作用等过程相关,这些差异表达的正选择基因在石莼属绿藻的环境适应性中发挥重要功能。
其他文献
天然染料作为合成染料的重要补充,其在纺织行业的地位随着消费者对绿色健康纺织品的高要求而日益提升。石榴皮为食品行业的副产物,富含多种花青素及具有生物活性的酚类物质,成为天然染料又一可靠来源。本文以废弃石榴皮为原料,在保证色素产率和生物活性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色素工艺,并将石榴皮色素(PRD)用于羊毛纤维和阳离子改性天丝纤维的染色。相较于传统热浸提,超声波技术更适于PRD的提取。
蛋白质在细胞中发挥的作用能够参与到生命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活动中。研究发现多标记蛋白质承载着更多的细胞功能,通过对多标记蛋白质亚细胞的定位研究能够帮助人们理解更多疾病的发病机制,为细胞疾病的预防和诊断提供参考信息,并揭示了多标记蛋白质在药物化合物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面对多标记蛋白质数据逐渐增多,传统意义的研究方法已不能成为研究者们探索的主要手段。因此利用机器学习对多标记蛋白质亚细胞进行预测越来
随着高素质图像采集设备和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视觉在目标跟踪领域获得了显著进展。目标跟踪技术是计算机视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无人驾驶、视频监控、人机交互等领域。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判别式方法成为该领域的主流方法,经过几个大型的公开数据集验证的结果显示,这些方法可以兼具准确性和鲁棒性。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基于孪生神经网络的单目标跟踪方法,在当前神经网络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改进,主要的研
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样板间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它是室内家装设计的“风向标”,对于人们的装修装饰倾向有很大的影响。然而房地产商为了强调样板间的展示效果,使用昂贵的材料、繁琐的装饰等对样板间进行过度的装修,使样板间没有了“家”的氛围。这不但对消费者起到了错误的引导,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近些年随着新中式风格样板间的出现,新中式风格简洁、明快又带有中式意蕴的设计理念,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欧式奢华风
由于数学物理方程在海洋学,非线性光学,电磁学等众多自然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其精确解在描述自然现象中的作用,数学物理方程精确解的研究一直是孤立子理论的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几个数学物理方程的lump解,怪波解以及相互作用解.全文结构如下:第一章首先介绍了孤子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接着简述了可积系统,解的概述以及相关理论和求解方法.第二章首先基Hirota于双线性方程和简化的Hirota双线性
TiO2因其优良的光电性能、良好的稳定性和成本低廉等特点常被用作光生阴极保护中的光阳极材料。然而TiO2存在对可见光利用率低、光电转换性能差、暗态下无法提供有效的阴极保护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半导体复合和石墨烯敏化的方法对TiO2进行改性,制备出Ag In S2/石墨烯/TiO2、Sn In4S8/TiO2和Cd In2S4/TiO2三种纳米复合材料。对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材料表征和电化学
如今,电磁波已广泛用于通信、军事、航空航天、电器等领域。然而,随之而来的电磁波污染和辐射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继水、空气和噪声之后的新污染源。因此,开发高效的电磁波吸收材料至关重要。碳基纳米材料由于其低密度、高热稳定性、抗氧化性和可调的介电常数等优点在吸波领域备受关注。基于结构决定性能的理论,本论文以三维介孔中空碳球(PCHMs)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硫元素掺杂以及原位生长磁性纳米颗粒,通过加强的界面
目的 探讨中药饮片“置干燥处”贮藏的具体要求、执行现状及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案。方法 统计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的616种中药饮片对“置干燥处”贮藏的要求及其他法规对干燥的贮藏要求,分析全国31个主要城市自然环境下达标情况,并以某医院1个月的温控系统数据为例,分析在冷库、冰箱、阴凉库、常温库等贮藏环境人工干预后的达标(相对湿度35%~75%)情况。结果 自然环境下,各主要城市贮藏环境相对
生物荧光成像可在三维范围内实时可视化的检测生物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它可以跟踪生物体的各种生理过程,帮助我们了解生物分子与其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近红外成像具有较高的时空分辨率,对生物组织的损伤小、穿透力强、灵敏度高、背景荧光干扰小等优势。然而,目前荧光基团的缺陷包括相对较低的荧光量子产率和较短的发射波长,特别是在第二个近红外窗口(1000-1700nm,NIR-II)。近红外荧光材料的体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