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区导视系统研究——以西昌湿地公园为例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ane_px3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体验感受是检验一个旅游地是否合格的标准。作为一种服务系统,导视系统是旅游景区主要的战略成功要素之一。旅游景区的导视系统拥有导向功能、解说功能、教育功能、警示功能和宣传展示功能。在导视系统规划中使用具有民族文化的,地方特点的表达元素和方法,可以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不知不觉的接收到属于该地区的个性文化特征,建立起与其他景区不同的印象烙印。  论文的研究以导视系统理论为出发点,搜集文献并定义WayfindingSystem的概念,总结出导视系统设计和规划设计是紧密相关的,景区规划的景点、景观、公共设施都可以称为导视系统的一部分。导视系统不是单纯的只包括标识系统,还包括辅助类的导视等。对国内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归纳。现场调研,分析调查问卷反馈的数据,然后分析西昌湿地公园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最后提出适合西昌湿地公园的导视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方案,在导视系统规划设计中最大化的表现西昌的民族特点和生态湿地的特点。
其他文献
重庆独有的人文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蕴育了源远流长的巴渝文化,同时形成了重庆山区城镇独有的空间形态特征,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然而对重庆历史文化遗产,尤
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由于建设中忽视地域文化的重视,农村新建区地方特色缺失,传统村落空间日益消逝。如何避免千村一面的农村建设,延续农村地域传统特色就显得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在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乡镇公共空间与乡镇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是人们公共活动的场
我国古镇经过了几千年物质和文化的积淀,形成了其独有的人文社会环境,是人类聚落的宝贵遗产,由于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古镇的人文景观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传统古镇的建筑陈旧,并
滨水地区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拥有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城市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经济上的强大,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使城市滨水地段的活力消失。福州作为海峡西岸的中心城市,丰富的内河
小城镇生态规划是建立在环境生态学基础上,以生态学及其相关的规划设计原理作为指导,对小城镇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开发建设作出的调控政策,从而调整原来不良的生态
学位
县域新村建设是在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主题目标下全面展开的,其具有新农村建设的全部内涵。新型社区、新型聚居点将成为村庄建
伴随着经济、社会、文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日渐增强。一些引领建筑潮流前沿的设计师开始不仅仅是玩弄建筑外部新奇的造型变化,而更多的是把
大学城是知识经济时代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轴心。我国于1999年开始全国各地兴起大学城的建设,大学城一方面顺应和现实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