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2日陇南Ms5.5地震:一个可能由汶川地震触发的浅源地震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9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宽频地震波形和InSAR近场观测数据,基于三种方法,确定了 2008年9月12日发生在汶川特大地震余震区东北端外的甘肃陇南Ms5.5地震震源参数,定量研究了汶川地震对陇南地震库伦应力变化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陇南地震可能是汶川地震触发的。本文主要成果包括:(1)基于宽频地震波形记录,使用gCAP方法反演陇南地震的震源机制及深度,得到的节面解为NP1:150°/45°/81°、NP2:342°/45°/98°,非双力偶成分为53%,矩心深度约1.6 km,发现其为浅源逆冲型地震。(2)利用瑞利波振幅谱,约束了陇南地震深度,与gCAP方法结果一致,进一步表明陇南地震为浅源地震。(3)利用InSAR观测得到的震后地表形变数据,获得的震源深度.结果与gCAP和瑞利波振幅谱方法结果一致,证实震源参数确定可靠性。(4)基于陇南地震精确震源参数,计算了汶川地震对陇南地震断层上的库伦应力。发现汶川地震对陇南地震发震断层上的库伦应力变化可达30kPa,超过通常采用的库伦应力触发阈值,表明了汶川地震对陇南地震可能存在触发作用。
其他文献
在宇宙极早期存在一个准指数膨胀的阶段,即暴涨,它可以用来解决大爆炸标准宇宙学中的大部分理论问题。同时,暴涨过程中标量场的量子涨落也为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提供了种子
大地震在破裂区周围上千公里的区域内引起较大的同震变形,同时,地震引起的上地幔中应力的粘弹性松弛导致地壳产生持续震后变形,可以长达数十年以上。这些同震及震后形变可以
本学位论文应用Rabinowitz全局分歧定理,连通分支取极限思想,上下解方法,指数跳跃原理等方法,研究了带一般非线性项的大人-小孩模型多个正解的存在性及分别带Neumann和Dirich
石榴(Punica granatum L.)为石榴科石榴属的多年生落叶乔木或灌木,是一种既有营养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的特色果树。石榴花为两性花,根据雌蕊发育程度的不同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完全花即筒状花,发育良好坐果率高;不完全花即钟状花发育不正常、易脱落,直接影响了石榴筒状花与钟状花的比例以及石榴的产量。有关研究表明赤霉素是石榴筒状花和钟状花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本试验以‘红玉石籽’石榴为试验材料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视频应用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城市中的监控摄像头到人们的智能手机,甚至无人机、Google Glass等传感器,每天都在
在扩环卟啉及类似大环化合物的合成中,酸催化缩合反应和多吡咯化合物的氧化偶联反应是两类广泛使用的反应,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目前也有一些报道,但利用这些经典的方法,仍
超高温陶瓷(UHTCs)由于其熔点高、硬度高、高温化学性能稳定等特点备受人们关注,而ZrB2-SiC超高温陶瓷更是以其独特的高温稳定性、高电导率与热导率、高强度和高耐腐蚀性受到学
随着日益增长油品的开采,石油运输业蓬勃发展,油类的泄露问题在近几年变成焦点。如此泄露随之带来了严重的水体污染,生物消亡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油水分离这一应用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传统的油水分离技术往往存在制备工艺复杂,制备条件苛刻,应用范围有限,污染环境,稳定性差,无法较长使用,效率低,耗资大等缺点。因此,通过采用廉价的原料和简易的制备方法,快速制备出稳定、无毒无害、可重复使用的超疏水超亲油网膜用于
热解生物炭是生物质在缺氧环境下高温热解得到的富碳物质,因为它特有的自身结构,并且其在农业土壤改良和环境修复方面研究的良好效果。而凹凸棒石作为一种低廉,并且比较容易
随着人们对于清洁环保型新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热电材料作为可实现电能和热能转换的功能材料,在航空航天,废热发电等多个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纳米银作为一种广受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