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庚新格律诗论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ianyu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诗人林庚的格律诗论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林庚诗论中极为重要的一对概念--“自由诗”与“自然诗”的比照作为切入点,着重探讨林庚由自由诗转向格律诗的因为、依据、意义,以及林庚诗作与诗论的背离,从而为重新审视30年代“格律诗”与“自由诗”之争、以及“现代派”诗人内部分歧性提供一些参照。   诗人林庚的创作从1931年开始,作为《现代》杂志上较为活跃的一名作者,他的自由诗观及诗作体现出在中国传统诗学框架内植入象征主义资源的思路。1935年后,林庚转向格律诗写作,并以“自然诗”观念和“建行”理论为核心,对新格律诗理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林庚的诗学转向发端于对新诗形式的忧虑,试图通过对传统诗学资源的创造性转化,消除“自由”与“格律”观念的对立,实现新诗形式上的“再解放”。虽然他的创作成果与诗学理想存在一定程度的背离,但他对新诗发展的想象和设计仍然具有一种现代诗歌的前瞻性视野。   论文的主体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传统诗参照系中的自由诗:林庚早期诗学”,试图聚焦于1935年这个节点之前诗人林庚的创作活动和诗学思想,分析林庚以传统为“前见”,反观现代诗潮而建构的自由诗观,并探讨林庚走向格律诗学的内在动因。林庚的文化背景和知识构成以传统诗学为主,他坚持在传统诗的参照系内衡量自由诗的得失,这使他的创作风格位于“现代派”的边缘,也为他走向格律诗学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从‘自由诗’走向‘自然诗’:林庚诗学转向”,从1935年林庚诗学转向的起点--《诗的韵律》一文出发,结合1936-1937年围绕林庚新格律诗实验引发的诗学争论,以及林庚在此阶段创作的部分“四行诗”,审视林庚以“自然诗”概念为核心建构的格律诗观,进而试对林庚从自由诗转向格律诗的因为、依据、意义作一分析。   第三部分“‘自然诗’观念与‘格律诗’实践的龃龉”,以林庚新格律诗理论中的三个核心概念“节奏音组”、“半逗律”和“‘五四’体”为线索,解读林庚从1935年到1950年关于新诗“建行”以及“节奏”问题的诗学脉络,进而重新审视这一理论在新格律诗探索进程中的独特价值。并且提出,虽然林庚试图寻找一条综合自由诗“新感觉”与格律诗“新形式”的道路,但其实践陷入固定“言数”的窠臼,与“自然诗”理想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背离。
其他文献
分析互联网视域下,积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更好地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科学性.高校培育的高素质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不仅要培养人才的知识技能能力,
目的研究中子辐射诱发离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和HPRT基因突变率作为中子辐射的生物剂量计的可能性。方法采用14MeV中子等剂量率照射离体人外周血,吸收剂量
本文在前人对王鲁彦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考察其早期参与“明天社”的文学活动,认为其关注中国人生存状态之“盲目性”这一理念,影响了他一生的短篇小说创作。在明确王鲁彦受鲁迅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老舍先生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通过充满北京地域特色的语言向我们反映了一段永远无法遗忘的历史。他把北京话中的精华锤炼成极具特色的文学语言:既有活泼的京味儿,
本文采用质的研究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以两位初级汉语百分教师的会话课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旨在考察百分教师是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以及什么样的教师既是学生心目中的“
见过青年画家邵仄炯的,往往会被他身上的古典气质所吸引,斯文的眼镜,谈吐儒雅亲和、不事浮言,一如他笔下的山水,冲淡平和,敦厚雅逸,有着浓浓的古典情韵,仿佛“今之古人”。然而走近了,才会发现,邵仄炯有着古道热心,有着对生活、对传统、对自然强烈的热爱,因而在他的笔下,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蕴藏着旺盛的生命力。这股力量,来自传统经典,经过邵仄炯心中丘壑的吞吐点染,又画成纸上江山,出古入新,让人看到一个年轻
笔者在澳大利亚进行教学实践的中学墨尔本文法学校是一所基督教会男校,其汉语教学历史由来已久。笔者在该校初中部工作,教学对象是7、8两个年级的男生,年龄范围从11岁到14岁,
周作人是现代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现代文学研究中充满争议的作家,附逆使他本人及其研究更具有复杂性。敌伪时期,周作人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成为他表达自己的
为了获得合理的退火工艺,研究了在不同温度退火不同时间的4J36因瓦合金冷轧板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4J36合金冷轧板的奥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