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系统逻辑与管控体系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xl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现实中的学术著述或管理实践大多只从企业的某一模块、某一侧面或某一领域来探讨管理问题或从事管理实践,久而久之,往往造成“摸象”现象,给人造成“所触即全象”的认知假设。  “所触即全象”的认知假设,直接导致了理论研究上的学科割裂和现实实践中的职能孤立,学科的细化和现实企业中片面的考核激励机制更加重了“学科本位主义”和“职能本位主义”现象。  鉴于此,本文试图打破学科和职能的界限和局限,尝试按照企业的本原面目,对其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梳理和揭示,还它个严谨的有机结构体。如果该目的达到,那么便能帮助从事理论学习和管理实践的人们完成对企业的系统思考,免去一叶障目的困惑,促进理论研究的系统提升和企业实践的系统效率。此外,从企业管理控制角度看,或许它会对企业治理结构的深化、对企业的委托经营和授权管理有些启发和帮助。  本文试图通过融合巴纳德的组织理论、德鲁克的管理理论、包政教授的管理理论以及作者自身的学习、实践和感悟,按照企业内在逻辑的递进关系,从企业的基本命题出发,层层环扣,逐级递推,最后导出整个企业的系统逻辑架构。  它也可以看作是一般意义上企业的系统逻辑模型。这样,论文的首章便为该模型的基本假设,整篇论文就是在研究、发展、提炼该企业系统模型。  企业是那些赋予其实质内容的人们的基本原则和信念的具体体现。企业是企业家事业的载体和成就人生的工具,企业家对基业长青的追求提出了企业永续经营的基本命题。企业的基本命题是探讨一切企业理论和企业实践命题的基础前提。  企业还是社会的经济器官,参与社会中的协作与分工。它要为企业家的个人意志服务,又要满足社会中各种的客观需要。企业在社会中所担任的各种角色决定了企业组织的基本使命是成为永续经营的社会资源良性放大器。  企业的基本目的是企业为成就其使命所努力的方向和目标。综合各种主客观因素、自身的特点和环境中的已在或潜在的机会和威胁,企业的基本目的是“创造顾客”。企业的基本使命和基本目的是企业一切的理论工作组织和实践工作安排的逻辑基础。  企业的基本使命决定企业管理的三大基本任务必须是:确立本企业的目的和使命,使企业富有成果并使员工富有成就,处理本企业的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企业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研究企业管理理论和从事企业管理实践的逻辑基础。  企业的永续经营命题、企业的基本使命和基本目的以及企业管理三大任务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构成企业的基本逻辑,也构成了企业系统模型的基本假设。  企业要完成企业管理的三大任务,必须发育整个组织的力量,包括形成企业的生存哲学——企业的事业理论(Businesstheory),确立企业的生存方式——企业的经营模式(Businessmodel),发育组织的两大基本功能——人力资源管理功能和信息管理功能、强化组织的两大关键功能——战略功能和执行功能。  企业的事业理论(Business theory)是企业对自身和所处环境的系统认知和系统假设,是企业思考和行动的基础性纲领。  企业的经营模式(Business model)是企业事业理论的实现和行动方式,它保证企业正确地做事,保证企业的总体效率。  企业组织两大基本功能和两大关键功能的发育程度,决定了企业组织力量的大小,从而决定整个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生命力。  企业战略功能的结构化体系包括企业的董事会和企业的高管团队。企业战略功能的结构体系同时表现为企业管理控制体系中的科学的战略决策体系。从这个角度,它也可以看作是对企业管理控制体系中企业的战略决策体系的论述。  董事会的如何有效工作的首要条件和关键是董事会应明确并深刻理解自身的四大任务:首先,关于企业最高层管理团队、人事和组织。其次,董事会还应该确保企业有合适的战略,确保企业的资源配置到合适的机会上,并取得了成果。再次,关于企业的重大外部关系。最后,关于企业的其他具体的战略性决策。  企业的高管团队对企业的成果、未来和命运承担完全的责任。为了保证企业的柔性,使企业富有前途,它必须积累和充分运用企业的五大战略柔性资源:财务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知识资源、品牌资源。此外,它还必须发育企业的管理控制体系和应为企业选择适当的组织结构。  企业组织执行功能的结构体系包括互为一体却又各有侧重的四大管理体系:基于战略的目标责任体系、基于业务的计划预算体系、基于反馈的自我控制体系和基于绩效的报酬激励体系。从企业管理控制角度,它也可以看作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的论述。  “企业是逐渐演进的物种”,成功企业成长的历史和经验表明,伟大的企业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进化”来的。企业应把创新精神、持续改进精神和学习型组织的根本思想融入整个逻辑系统或管控体系,不断进行每个员工和整个企业的PDCA循环,形成DCA式企业”,提高企业的组织学习、创新和变革能力,保持企业持续的成长动力和生命力.
其他文献
纵观我国的历史,地区发展差距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也是政府和研究机构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以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出发,结合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从区域创新的角度出发
音乐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具有丰富的情感性,能够及时地表现出人的喜、怒、哀、乐,在音乐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享受.在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体会音乐的美妙,
解放战争时期的党史,是整个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搞好这一时期北京党史的资料征集和研究工作,市委于1990年6月22日召开了这一时期北京地下党组织各委员会负责人座谈会进
摘 要:小学时期不仅是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基础阶段,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黄金时期。学习音乐对培养人的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而创造力被认为是人才竞争的核心能力。改革开放以来,小学音乐教学更应该与文化创新教育相结合,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阐述了文化创新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育的必要性,并针对当下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探索文化创新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举措。  关键词:文化创新教育;小学音乐教学
人才的培养更多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因此基础教育课程中设置了各种不同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学科内容,其中的初中美术课有助于陶冶学生欣赏美,体验美的情操,提升学
水利施工安全管理是保障工程施工的关键要素,根据实地调研和工程施工情况及时采取控制措施能够有效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为了进一步保证施工安全,要重视结合施工实际,有针对的
煤炭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煤炭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和社会稳定,对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经
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美术教师能够准确定位与把握,针对小学美术课堂自身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让小学美术课堂焕发生命活
中国加入WTO、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国家西部大开发、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给中国的建筑企业尤其是北京的建筑企业迅猛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国内建筑
情境的创设是通过人为的有目的地预先设置客观教育条件、环境,让教育主体身临其中,产生愉悦感,使教育内容得以输入,教育过程中再渗入控制信息,构成更高层次的有核有序的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