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伴随着劳动力的迁移,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随之突现出来。我国《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权利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关注与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受教育权。受教育权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以及笔者实地调研的情形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并未引起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实质性的关注,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唤起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视,并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问题,采用查阅文献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现状以及原因,提出了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应对措施。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阐述了本文写作的背景、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为文章的整体展开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首先对留守儿童做出界定,然后对受教育权的概念、主体、内容、客体和受教育问题的性质进行论述。第三部分笔者通过深入学校、家庭并走访相关人员,着重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现状。从留守儿童数量规模、学校的情况、教师对教学对学生的态度、学生在校的学习、行为表现和学生受教育权受损等几个方面来反映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问题正日趋严重,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第四部分是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针对留守儿童在受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政府、学校、法律和家庭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第五部分是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缺损的解决对策。结合第四部分对留守儿童受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