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创业活动日益活跃,尤其在服务业领域,发生了大量的创业活动,由于服务的无形性、不可分离性、异质性和易消逝性特点,服务业具有人员密集和员工行为不确定性问题多的特征,员工个人的信用状况成为企业信用的重要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影响创业绩效。在中国市场经济面临“信用危机”的社会背景下,许多服务业创业公司都在通过影响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关键人力资源策略,如薪酬策略,激励员工和企业建立良好的信用关系,巩固企业信用,以取得工作候选人、顾客等利益相关者的信任、支持和帮助,促进企业健康成长。 有关企业信用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伦理学和经济学学科范围内,本论文从研究者较少涉及的组织行为学角度出发,在结合社会认同理论、信用理论、薪酬策略理论和创业绩效理论等领域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以服务业创业公司为研究对象,就企业信用的概念构思、评价机制、薪酬策略对企业信用的影响、企业信用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等理论和实际管理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相关实证研究。 研究一旨在开发中国文化背景下组织情景中员工信用和企业信用的概念构思。首先对27家不同地区、行业的企业中52名不同性别、年龄、职务、学历和工作年限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其次对访谈记录进行了内容分析,最后在文献研究和访谈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企业信用研究问卷,对53家不同性质、发展阶段和企业类型的服务业创业公司进行了问卷调研,对获取的305份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员工信用是工作交往对象知觉到的员工诚信、能力和责任意识特征,包括诚实守信、承诺能力和责任意识三个维度:企业信用是利益相关者知觉到的企业诚信、能力和责任意识特征,包括企业诚信、企业胜任和企业责任三个维度;服务业创业公司的信用特征表现在与领先行动、承担风险、创新的创业特征联系的进取性和更新性,与人员密集、员工行为不确定性问题突出的服务业特征联系的人际信用依赖性和由此产生的脆弱性和风险性。 研究二对服务业创业公司的信用评价机制进行了探索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选择了4家处于不同创业阶段的服务业创业公司,运用社会认同理论框架,对案例企业发生的关键事件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企业信用评价机制是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在企业诚信、企业胜任和企业责任三方面表现进行社会分类、社会比较和社会认同的心理活动过程;在不同的企业发展阶段,企业信用评价的社会认同基础是不同的,初创期企业信用评价受基于企业自我的社会分类主导,成长期和扩张期的企业信用评价受基于企业声誉的社会分类主导,成熟期和转型期的企业信用评价受基于企业定型的社会分类主导。 研究三探索作为关键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措施的薪酬策略对员工信用和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