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部分猪场S.suis耐药监测及CysM在S.suis多重耐药性中的作用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qq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链球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细菌,可引起猪脑膜炎、心内膜炎、关节炎以及败血症,给猪的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临床上主要通过抗菌药物对猪链球菌进行防治。然而,随着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猪链球菌的多重耐药性逐渐增强,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不断降低。因此,探究其多重耐药机制是解决细菌耐药性问题和合理用药的前提。大环内酯类药物和四环素类药物是兽医临床常用的药物。然而,猪链球菌对临床常用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以及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不仅越来越严重,且表现为多重耐药。氟喹诺酮类药物目前已经在我国限制使用,为什么临床分离的猪链球菌对这三类药物表现为多重耐药?故本研究针对该问题,一方面开展临床分离猪链球菌的耐药监测工作,另一方面以猪链球菌ATCC 700794为研究对象,在泰乐菌素选择压力下,通过体外诱导的方式获得了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药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多重耐药猪链球菌;然后,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泰乐菌素压力下的猪链球菌蛋白质组学,发现半胱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氧乙酰丝氨酸硫醇裂解酶(CysM)可能与多重耐药有关,为证明该蛋白和耐药的关系,采用基因敲除和回补技术构建cysM基因缺失株和回补株,从耐药表型、细菌生物被膜、代谢产物含量变化和基因水平四个层面上,阐明CysM调控的半胱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与猪链球菌多重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最后基于分子模拟和分子互作技术分析泰乐菌素是否还与CysM蛋白结合。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对2017~2019年黑龙江省7个不同猪场的猪链球菌,进行了细菌的耐药监测。结果显示,目前黑龙江省临床分离的猪链球菌以4型为优势血清型,并呈多重耐药的现象。分离的猪链球菌对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最为严重分别为97.5%和92.5%,大环内酯类药物的MIC50和MIC90均大于128μg/m L,扩增率最高的耐药基因分别为tet M和erm B。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为60%。结晶紫染色法测定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结果显示,临床分离猪链球菌都具有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但由于临床分离的猪链球菌的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的符合率并不是100%,故推测生物被膜可能是猪链球菌形成多重耐药的重要因素之一。(2)基于实验室前期的蛋白组学,通过Heatmap和PPI蛋白网络重新分析了1/4 MIC(0.125μg/m L)泰乐菌素选择压力下猪链球菌的171个差异表达蛋白。结果显示CysM蛋白处于这些差异蛋白的中间位置,推测其可能与猪链球菌的耐药性有关。(3)在泰乐菌素选择压力下,利用实验室体外强诱导的方式,获得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并测定其耐药表型。结果显示,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对泰乐菌素、替米考星、金霉素、四环素、氧氟沙星和恩诺沙星的MIC分别增加了256倍、128倍、64倍、4倍、32倍和4倍,而对氟苯尼考和青霉素K的MIC没有发生改变。同时,以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为受试菌株,利用RT-PCR以及Western Blot技术对cysM基因和CysM蛋白的表达量进行测定,发现其表达量发生显著的上调,证明CysM蛋白可能与猪链球菌的多重耐药性有关。(4)利用同源重组的方式,结合流式细胞术获得了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cysM基因缺失株,同时利用质粒回补的方式获得了回补株。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cysM基因缺失株和cysM基因回补株的耐药表型。结果显示,在cysM基因缺失株中,泰乐菌素、四环素和恩诺沙星的MIC降低了4倍,替米考星降低了128倍,金霉素降低了8倍,氧氟沙星降低了32倍。而cysM基因回补株对上述六种药物的MIC虽然有所提高,但是没有恢复到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的耐药水平。其中,泰乐菌素、氧氟沙星、恩诺沙星、金霉素和四环素的MIC升高了2倍,替米考星升高了32倍。耐药表型实验初步证明了CysM和猪链球菌的多重耐药性有关。(5)利用结晶紫染色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方法,探讨cysM基因与生物被膜形成量和形成能力的关系。结果显示,在cysM基因缺失株中,生物被膜的形成量和形成能力也显著降低,证明CysM参与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的生物被膜形成。(6)利用cysM基因缺失株和回补株,进行了半胱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中间代谢产物含量及相关基因的测定。结果表明,与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相比,cysM基因缺失株中,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和S-腺苷甲硫氨酸的含量显著降低;而在回补株中,半胱氨酸和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与敲除前二者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S-腺苷甲硫氨酸的含量虽然有部分恢复,但没有恢复到敲除前的表达水平,仍具有显著性差异。cysM基因缺失株中met I、met K、mtn N和lux S基因的表达量显著性的减少;而在回补株中,met I基因的表达量与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中该基因的表达量相比无显著性的差异,而met K、mtn N和lux S的基因表达量虽有部分恢复,但与敲除前基因表达量仍具有显著性差异。(7)基于分子对接和BLI技术,阐明泰乐菌素是否能与CysM蛋白结合导致猪链球菌多重耐药的产生。结果表明,泰乐菌素药物与CysM蛋白的氨基酸残基未能发生相互作用,泰乐菌素与CysM蛋白的亲和解离曲线没有变化,证明泰乐菌素和CysM蛋白没有结合。综上所述,cysM基因所调控的半胱氨酸生物合成途径可以影响猪链球菌对泰乐菌素、替米考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金霉素和四环素的多重耐药性。
其他文献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感知设备在数据融合、信息交互、数据共享等技术的支撑下,创新出了多样的上层智能物联网应用。这些应用的底层监测终端设备来源于各行各业,产生了庞大且复杂的数据,然而因不同种类的数据监测终端所应用的信息交换标准不统一,造成了各行业数据大量堆积、难聚合,难共享,阻碍了关联各行业的智能应用的发展。如何对数据进行高效融合处理、快速查询、完成数据共享、并保证数据可靠是本文重点研究内容。本文以物联
预重整作为一种公司债务重组工具,自2009年预重整概念引入国内,被中国学者认为其比传统的重整方法使公司更快地脱离困境的优势。2018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全国法院破产审判工作会议纪要》鼓励探索推行庭外重组与庭内重整制度的衔接,各地法院也纷纷试点出台配套措施进行改革。本文欲以理清近十年来所谓预重整制度本土化的发展脉络,试图为该制度的下一步完善提供建议。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以美国法预
膀胱癌是全球普遍恶性肿瘤之一。癌症统计《Cancer statistics,2019》显示美国新增癌症病例中,男性膀胱肿瘤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第五位和第七位。我国男性膀胱肿瘤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第七位,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最新《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指出,膀胱肿瘤浸润深度是指导医生为患者制定合理手术方案和后续监护管理的重要指标,因此如何准确获取肿瘤的浸润深度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临床上,光
一直以来,学界多次探讨规章“参照适用”的含义,已形成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具有代表性观点包括:合法有效行审查、选择适用、公开的合法性评价等。本文的重点不在于研究“参
视频运动目标的识别是一个结合目标特征提取及基于目标特征匹配的计算机视觉问题。运动目标是监控视频的核心要素,而正确地选取具有标识性的特征对于目标的识别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习惯于使用目标的颜色、形状、角点等特征来对目标进行描述。但是对于同一种类的目标,比如车辆,它们的颜色、形状、角点等特征往往是相似的,并不具有良好的区分性。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使用目标上的印迹特征作为关键特征来进行描
我国的成年意定监护制度是一项从老年人监护制度演变而来的重要民事法律制度,赋予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通过签订监护协议选定监护人的权利。2017年起,我国施行《民法总则》,对成年意定监护制度的内容作出了新的调整。其内容包括对成年意定监护制度指导思想的明确、对成年意定监护制度所面向的主体范围的扩充、以及对成年意定监护制度在法律体系中地位的确认,正式开启了我国成年意定监护制度的新篇章。成年意定监护制度在域外的部分国家已有较为成熟的发展,相较于其数量众多的规定和完善的配套制度
图像复原是把输入的退化图像经过处理恢复成原始清晰图像的过程。其中图像的退化原因主要是在图像获取过程中由于不可避免的坏境噪声和硬件抖动造成的,模糊和噪声两种情况包括在内,根据模糊核是否已知可分为非盲复原和盲复原问题,对于盲复原来说又可细分为已知类型而参数未知的模糊(例如散焦模糊和匀速直线运动模糊)以及完全未知的模糊(例如通常由相机抖动造成的连续曲线运动模糊)。本文主要针对单幅输入图像的空不变运动模糊
随着无线网络的逐渐普及,因其设备成本低廉,易于部署等特点,基于WLAN的室内定位技术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目前多数基于WLAN的室内定位技术是通过接收信号强度(RSSI)实现的,但
中低压配电网通常指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力网络,其分布范围广,结构复杂,与用户紧密联系。据统计,电力系统中大约70%的过电压发生于配电网。各类短路故障的发生经常是由过
本文是译者基于丹妮尔·麦金农(Danielle MacKinnon)的著作《动物课程》(Animal Lessons)的节译部分所写的翻译报告。本文首先介绍了作者、原文和其翻译意义,其次阐明了翻译时所遵循的翻译理论,随后译者对翻译材料做出文体特征分析并探讨了翻译中使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最后译者给出了结论。节译部分为此书的两个章节(第三章和第四章),旨在增进读者对人类与动物世界之间关系的理解。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