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盲目追求经济GDP导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环境破坏、生态失衡、资源浪费、土地荒漠化、雾霾天气等环境问题备受人类关注。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数据显示,我国超过一大半的城市空气质量都不符合人类居住要求。随着国家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政府自然资源离任审计、低碳经济等理念的提出,使人们对环境的关注越来越高,对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的需求也十分迫切。企业作为环境污染的最大制造者,应当承担起保护环境的义务。然而,许多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往往缺少环保意识,没有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受传统成本核算模式影响,我国环境成本一直处于成本边缘化,使产品价格中很少包含环境成本,而这既不能体现环境资源的稀缺性,也不能反映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研究企业环境成本会计对我国走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环境成本研究动态,总结已有的相关文献,从环境成本的定义入手,将环境成本划分为资源消耗成本、预防成本、治理与恢复成本和其他环境成本。从权责发生制原则、正确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原则两方面对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在环境成本计量方面,分别从全生命周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对环境成本进行计量,并将全生命周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相结合计量环境成本,重点阐述了可计量成本和不可计量成本。通过对环境成本确认、计量之后,系统阐述了环境成本的核算和报告。在环境成本核算方面,对环境成本核算对象、核算项目进行说明,并设置环境成本核算账户体系。通过环境成本核算,构建环境成本报告模式。根据环境成本的二重性以及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使用,构建了对外披露的社会责任环境成本报告和对内的环境成本管理报告两种报告模式,为利益相关者获取企业环境信息提供可靠保障,为企业内部管理者做出正确的成本决策。为使我国环境成本会计顺利实施,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本文最后对环境成本的确认、计量、核算和报告作出研究总结以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