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在新浪微博中的自我呈现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fanjo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篇关于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论文,着重探讨女大学生在微博中自我呈现的形象。本文主要运用自我呈现理论、社会性别理论等,采用人文主义取向的质化分析方法,辅以量化分析,将研究对象限制在成都女大学生群体,以此为例研究其在微博中自我呈现的形象。传统媒体中女大学生形象总是无法摆脱传统观念的刻板印象,媒体为了迎合消费社会的欲望和利益追求,在报道中将女大学生肤浅化、异样化。微博的出现,为女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呈现的平台,能够以传者身份在网络平台中建构自己的生活,被赋予了一种身体力行去表现女性主题的权力和能力。本研究思考的问题是,微博中自我书写的女大学生展现出什么的形象?什么原因影响女大学生形象的展现?因此,本文就成都女大学生在新浪微博中的自我呈现情况进行研究,综合运用传播学、社会学等学科方法进行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和文本分析法、深度访谈法。首先,从女大学生自我呈现的表面特征入手,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对女大学生的微博昵称、头像、一周的文字文本和图片文本进行分析,同时对比研究了男性大学生的相关内容;其次,运用文本分析方法对十名女大学生2013年的微博内容抽样分析,提炼出她们共性的特征: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展现美丽、感恩贤惠、情绪化、追求爱情维系友情、显现男性意识。综合以上两部分结论,研究者认为:微博客观上增加了女性接近媒体,表达声音的机会,但并未天然的增加女性性别意识的提高,大部分女大学生没有逃离陈规定型。本文认为,微博媒介为女性提供了自由发声的平台,但是父权文化强化社会性别规约,是女大学生无法逃离传统女性形象的历史原因;女性主义意识尚未深入中国女性内心,是我国女大学生尚未真正觉醒的思想原因;社会习俗根深蒂固,媒体不断通过各种途径复制并强化的无差别性别意识,学校对于性别教育的忽视,是造成女大学生没有逃离性别刻板印象的社会原因;女大学生社会性别意识薄弱是主观原因。
其他文献
落实规划建设雄安新区之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应当贯彻全面依法治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围绕中央重大决策解决观念意识问题。应当在起步伊始就高度重视法治保障工作,在
基因调控网络的研究从基因之间相互作用的角度揭示复杂的生命现象,是当前生物信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大量实验表明:基因调控网络具有非线性相互作用、时间延迟、信号路径正负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人与人的交往日益密切,人才培养模式也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在教育领域中,师生关系越来越成为热门话题,对话精神受到密切关注并得到大力提倡。然而在小学课堂里,师生对话平等的缺失、课堂互动形式化、教师占据学生话语权等与对话精神相驳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的对话意识、学生的质疑精神都较为淡薄,这严重阻碍了师生关系的建立以及和谐课堂的生成,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成长都产生了不良影响,课堂师生
利用阿尔泰山南坡东中西部3个采点的西伯利亚落叶松树轮样本,建立了3个树轮δ13C序列,结合阿勒泰地区6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阿尔泰山树轮δ13C对气候的响应,并重建了阿
针对传统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中单纯利用光谱信息而忽略空间信息这一情况,研究空间信息在分类中的两种有效利用方法:其一是先基于方向线理论提取空间特征,然后将其与光谱特征
本文我们主要研究了一类三维微分系统周期轨存在及产生分支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我们讨论了由周期轨族构成的空间二维流形的存在性、形状等问题.我们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
广亲和品种是一类与籼稻和粳稻杂交杂种F1代均表现正常可育的一类特殊种质资源。以前的研究表明,Dualr和02428是广亲和品种,并已鉴定出许多位点对籼粳杂种育性有显著效应。在本
目的:改进磺苄西林钠的合成工艺。方法:以苯乙酸为原料,经磺化、手性拆分、酰氯化后,再与6-氨基青霉烷酸(6-APA)缩合、成盐制备磺苄西林钠。结果:对磺化反应和缩合反应进行了工艺改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日渐加快,如何协调环境、交通和能源之间的问题已然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新能源汽车的出现,无疑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新能源汽
随着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医疗水平的逐步提高,一些传染病已经被完全消除,如麻风病、脊髓灰质炎、天花等.但是有些病毒也在变化、升级,仍然有一些传染疾病,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如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