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票价格会被市场情绪所影响,从而偏离原本的价值。很多学者已经刻画了投资者情绪,如Baker Wurgler的情绪指标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然而,管理者了解的公司信息量远大于外部投资者,他们的情绪和外部投资者一样,也会受到行为偏差的影响,也就是说,他们可能过于乐观或悲观,从而导致不合理的市场结果,因此研究管理者情绪有重要意义。管理人员较高的情绪可能会导致其高估市场的投机性,当真正的经济基本面逐步向市场披露时,错误的估值就会减少,股票价格会反转,从而导致较低的未来股票收益。但是,这种假设在股票市场中是否确实成立?如果确实存在影响,具体的影响路径是什么?这种影响在什么样的公司中更为显著?管理者情绪和投资者情绪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这些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论文首先研究了公司层面的管理者情绪对未来股票收益的影响,并且探讨了这种影响在具有不同特征的公司中所存在的具体表现;接着证明了投资者情绪与管理者情绪之间不存在领先-滞后的关系,最后找到了管理者情绪影响未来股票收益的中介变量。基于此,论文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管理者情绪的文献,并综合客观地选取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文本分析结果作为管理者情绪指标,进一步研究了管理者情绪对未来股票市场的影响。以2007-2017年中国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得到了1214家公司53416条季度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检验了管理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的作用;然后,将全样本按股票类型和企业属性分类,探究了不同分类状态下管理者情绪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接着,鉴于市场上存在大量学者研究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并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论文将管理者情绪与投资者情绪做了对比分析,最后用三步检验法找到了管理者情绪影响股票收益的中介机制。在稳健性检验中,对管理者情绪和股票收益指标进行了变量替换,再次证明了二者的作用,并用Bootstrap法验证了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管理者情绪负向预测下一期的股票收益;(2)在套利成本更高、价值更高、投机性更强的公司以及非国有企业中,这种负向预测能力更强;(3)管理者情绪并不是现有投资者情绪的附带因素;(4)管理者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错误预估是导致管理者情绪对股票收益负面预测的主要原因;(5)管理者情绪在高投资者情绪期会显著增强对股票收益的负向预测作用。研究结论对现有资产定价理论进行了补充,进一步丰富了文本分析与行为金融学方面的相关文献,也为利益相关者、监管部门提供了具体的政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