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氟尿嘧啶口服结肠定位释药系统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wblj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课题利用结肠定位释药原理,采用pH敏感包衣或和缓释包衣相结合,研制5-FU的结肠定位释药小丸.以EudragitS100水分散体为pH敏感包衣材料,完全采用水性包衣工艺,使用自制的微型流化床包衣设备,制备了pH敏感型结肠定位释药小丸,考察了影响释药的因素.最佳处方为:TEC为增塑剂,用量为聚合物的40﹪,EudragitS100材料包衣增重26.7﹪.该小丸在经历2hr0.1mol.L<-1>HCl和2hr pH6.8磷酸盐缓冲液后均几乎不释药,当介质pH变为7.5后,微丸呈脉冲释药,这保证了小丸在胃及小肠中上部不释药,至回盲部完全释药,避免全身吸收,减轻副作用.由于结肠癌分布范围很广,从回盲部至直肠都有.5-FU若在回盲部"爆破"释放,可以被快速吸收,有可能不利于分布于结肠后段的癌肿的治疗,因此,该文又设计了pH敏感结合缓释型包衣小丸,使系统在回盲部开始缓慢释药,保证药物能够分布到结肠各部位.以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Surelease为内层缓释包衣材料,Eudragit S100为外包衣层材料,最佳处方为:乙基纤维素层增重5.8﹪,Eudragit S100层增重37.6﹪.为考察5-FU结肠定位释药小丸在体内的定位释药特性及药代动力学,建立了简单、快速、灵敏的反相高效液相法分别测定大鼠血浆和结肠内容物中5-FU浓度.采用内标法测定血浆中的药物浓度,标准曲线方程为C=-8.498+793.1Q(r= 0.9996),方法平均回收率为100.5±1.594﹪;提取平均回收率为97.78±1.475﹪,天内和天间精密度(RSD)均小于3﹪;外标法测定结肠内容物中的药物含量,标准曲线方程为C=-0.03966+0.01478A(r=0.9996).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05±2.05﹪;提取平均回收率为96.09±2.57﹪,天内和天间精密度(RSD)均小于2﹪.考察了口服给药后小丸在大鼠消化道分布、消化道中小丸药物含量以及大鼠结肠内容物药物浓度.实验表明,大鼠口服5-FU载药小丸(未包衣)后,未在结肠检测到药物,口服pH敏感型包衣小丸和pH敏感结合缓释型包衣小丸后,在0~4hr内,结肠内容物中均未检测到5-FU,4~16hr内,在结肠内容物中可检出药物,二者在结肠中的药物含量最高可分别达到投药量的66.74﹪和89.46﹪.测定载药小丸和pH敏感结合缓释型包衣小丸经大鼠口服后血药浓度.采用3p87软件处理,大鼠口服载药小丸后T<,max>,C<,max>和AUC<,0-∝>分别为0.5hr, 806.2ng.mL<-1>和527.2 hr.ng.mL<-1>.发现pH敏感结合缓释型包衣小丸与载药小丸相比可减少药物的体内吸收,提高结肠部位局部治疗的药物浓度,从而减少不良反应,实现5-FU口服后结肠靶向给药.
其他文献
新形势下,高校戏剧活动作为一种隐性载体,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一前提下,本文探索出“依托高校戏剧类社团和戏剧类演出比赛”、“探索高校文学经典‘翻
本文立足于关于职业角色丁文的现有研究成果,分析了职业角色定位在大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应用现状,并指出了职业角色定位问题所导致的大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困境和解
一门课程,不仅要有好的教材,好的教学模式,更要有好的考核评价方式,通过科学的考核评价方式,可以增强课程教学的吸引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本文探讨了《大学生成长辅导与素质
微课以网络为基础,跳出了课堂的束缚,利用丰富的方法描述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将其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能够减轻教师的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对
“煤田物探”是一门为煤田地质专业开设的地球物理课程,其理论课的主要内容是各种物探方法的应用及其资料的地质解释方法。而实验课的内容和形式都没有很好解决。过去我们认
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人们
陆上地震数据常常受到由起伏的近地表低速层(LVL)引起的非双曲线畸变的干扰。通常采用初至波折射分析来估算低速层的几何形态和速度。然后做垂直静校时移以便用更加均匀,更
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四项重要的语言技能之一,也是英语语言输入和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高中英语语言测试成绩中占有较高的比例.但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显著问题是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职数学教学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现行大多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兴趣缺失以及教学效果不高等问题,是制约高职数学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对此
本文分析和探讨了作者在《外语课堂观察与评价》课程中所学到的有关外语课堂观察理论和实践知识,并提出了外语课堂观察技能对外语教师的重要性.同时,作者结合我国外语教学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