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服装消费领域,品牌形象已成为消费者对品牌进行主观判断时选取的线索之一,对人们购买决策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服装品牌形象作为服装企业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关键价值资产,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战略角色。综述表明服务、旅游、汽车等的品牌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然而,服装品牌形象如何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影响?这中间影响机制如何?如何准确塑造服装品牌形象进而正向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服装消费领域,品牌形象已成为消费者对品牌进行主观判断时选取的线索之一,对人们购买决策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服装品牌形象作为服装企业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关键价值资产,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战略角色。综述表明服务、旅游、汽车等的品牌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然而,服装品牌形象如何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影响?这中间影响机制如何?如何准确塑造服装品牌形象进而正向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形成?这在学术界和企业界都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本论文基于认知一致性理论,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方法,探讨服装品牌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服装品牌形象测评体系运用扎根理论对服装品牌形象相关资料及文献进行分析,逐步挖掘有关服装品牌形象的核心概念和构成要素,进一步编码分析形成52个初步概念,形成31个概念,上升为7个范畴,构建了扎根理论饱和模型。经过分析将服装品牌形象划分为产品形象、品牌标识形象、企业形象、促销宣传形象、店铺形象、网络形象和服务形象7个维度以及29个具体构成指标。在此基础上,结合品牌形象测评模型相关研究,进一步设计开发了服装品牌形象测评量表。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该测量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2)服装品牌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理论模型构建基于认知一致性理论,从认知主体对认知对象积极或消极态度受到与之相关联的其他因素影响这一关键点出发,将品牌形象作为前因变量,自我一致性和感知质量作为中介变量,购买意愿作为结果变量,并以自我动机和品牌熟悉度作为调节变量分别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服装品牌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理论模型。(3)服装品牌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理论模型检验通过问卷调研收集数据,采用Spss22.0和Amos21.0软件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假设模型合理可靠,研究假设仅H8a未通过,其余假设均得到验证。说明服装品牌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两者影响关系中自我一致性和感知质量具有中介作用。另外,自我动机类别中的自我确认动机对自我一致性与购买意愿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品牌熟悉度在感知质量与购买意愿的关系间起调节作用。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依据理论文献回顾,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了包含七个维度的服装品牌形象测评体系,并开发相应测量量表。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将服装品牌形象各构成要素进行了系统化整合,提出包含线上、线下服装品牌形象的测评指标体系,使得测评体系框架更为全面和系统,进一步完善了服装品牌形象理论。(2)基于认知一致性理论,针对消费者品牌形象信息的感知特点,结合自我一致性、感知质量的相关研究,构建并实证检验了服装品牌形象影响购买意愿的理论模型,为有关品牌形象和消费者意愿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其他文献
中国的股票市场由于起步较晚,是一个典型的新兴市场,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中国政府对股票市场给予了较强的监管和调控。近年来由于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又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压力,经济政策波动对股票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因素加入已经广泛应用的多因子资产定价模型中,分析加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因素后的多因子资产定价模型对中国A股市场股票回报率的解释能力,通过对不同的股票投
自2014年中国市场首支债券违约以来,信用债违约数量以及规模逐年上升,给企业以及投资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从发债企业的角度来讲,信用债违约反映了公司信用风险过大,企业没有能力偿本付息。本文旨在通过贵人鸟公司债券违约案例,研究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方法以及公司信用债违约的原因。CRITIC-TOPSIS法是一种对评价指标进行客观赋权,接着创造性地定义决策问题的正负理想解,之后
小学英语是小学课程设置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多还原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管理,往往倾向于行为控制和学生服从,注重课堂秩序和程序,基本上是以传授语言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基础。这种僵化、机械的课堂管理方式难以唤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挫伤了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压抑了小学生的情感需要,忽视了小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阻碍了小学生心智与个性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传播和高考改革的推动,小学英语课
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期限长、所需投资额大,仅凭政府的力量无法满足交通建设需要。通过将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应用到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优势,一方面减轻了政府负重,另一方面也为解决融资困境提供了新思路。融资作为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的关键一环,不仅关系到项目的正常建设实施,甚至决定项目成败。因此需要对PPP模式下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中的存在的
1900年,俄国一面派兵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面独自侵略东北。《辛丑条约》签订后,俄国拒不撤离侵占的土地,经过多方交涉,才勉强同意分期撤军。1903年4月,第三期撤军最后期限将至,俄国百般推诿,寻找种种借口拒不撤兵,直接引发了国内轰轰烈烈的拒俄运动。同年冬,俄军重新占领奉天城,东北局势再度紧张,中华民族危机日趋加深。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蔡元培、王小徐、汪元宗等爱国志士在上海发起了“对俄同志会”,并
高速公路作为我国公共服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拉动经济增长、方便人民出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需求大,但恰逢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政府无法完全负担这庞大的费用,便与社会资本方合作引入了PPP模式。这一模式不仅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也有利于社会资本方发挥经验及效率优势。但高速公路PPP项目建设周期长,风险类型多样且数量较多,不仅包括诸如法律风险等一般性和常规性风险,还包括项目独有的风险
国家贸易本质为劳动的跨国交换。区别于国内贸易,国际贸易存在两重偏离,即国际价值和国别价值的偏离以及国际价值和国际生产价格的偏离。前者刻画的是国际交换中的生产效率差异,后者反映了国际价值转出或转入的程度。基于国际贸易两重偏离理论,结合1995年至2009年投入产出表以及OECD和WTO联合发布的附加值贸易(TIVA)的数据库进行调整后GVC指数计算和马克思主义大国以及马克思主义强国指数计算。计算结果
中国资本市场设立以来,上市公司掀起了多轮并购热潮。近年来,高溢价并购的现象日益增多,然而高溢价并购交易之后的业绩表现往往并不如人意。高溢价并购,且并购后业绩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并购双方在事前存在比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由此带来的代理问题。因此,如何缓解信息不对称,并缓解代理问题一直是并购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本文选取联建光电并购分时传媒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便是发现,其并购分时传媒时,被并购方
近年来社区建设和发展成为社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社区参与是城市社区建设中的一项基本内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老龄化趋势愈发严重,老年群体也越来越成为社区参与的重要主体。然而,单位型社区中老人社区参与的现实情况不容乐观,政府和社区层面的措施难以发挥作用,因此,本文试图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探索提升老年单位人社区参与的有效方法。本研究以L社区老年单位人为主要研究对象,尝试探索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已有研究发现老年人的孤独感问题十分普遍,相当比例的老年人都存在孤独情绪。相对于一般老人,特殊老人具有明显的身体健康状况较为不良、社会支持较弱、心理负担较重等特点,他们更容易产生孤独感,进而引发各种消极行为,因而需要社会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本研究通过UCLA孤独量表和自编访谈提纲对哈尔滨市C社区的特殊老人的孤独感情况进行测量和访谈。测量结果发现C社区特殊老人孤独感水平较高,而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