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注射-在线固相萃取分离富集蛋白质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ting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蛋白质是生命的载体。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常常需要将微量的蛋白质从复杂基体中分离出来。本实验从蛋白质的分离富集着手,以建立简便、快速的分离分析方法。   论文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与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相关的基本理论以及固相萃取技术。   第二章以多壁碳纳米管为分离富集材料,建立了顺序注射-在线分离富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血红蛋白的方法。实验中在多壁碳纳米管的表面,通过螯合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与金属Cd(Ⅱ)连接,处理后的多壁碳纳米管柱实现了对血红蛋白的富集分离。标准血红蛋白在水溶液中可以完全富集,然后用pH为8的由0.5 mol L-1NaCl和60 mmol L-1咪唑溶液组成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即可洗脱,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联用,在波长410 nm处检测。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血红蛋白的富集倍率为10,方法精密度为3.0%(5μg mL-1,n=7),检出限为0.32μgmL-1,线性范围为1-10μg mL-1。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检验,通过电泳图得知,血红蛋白被多壁碳纳米管很好的保留并洗脱下来,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第三章以蚕丝蛋白为固定相,建立了顺序注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联用在线分离富集细胞色素C的研究。细胞色素C在水溶液中即可完全保留在蚕丝蛋白的表面,用1mol L-1 NaCl可以完全洗脱,然后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联用,在波长410nm处检测。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细胞色素C的富集倍率为10,方法精密度为2.5%(5μg mL-1,n=9),检出限为0.33μg mL-1,线性范围为1-10μg mL-1。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检验,通过电泳图得知,细胞色素C被蚕丝蛋白很好的保留并沈脱下来,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论文第四章则是结论部分,将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总结。
其他文献
真人秀节目如火如荼,引发业界和学界思考:几乎大部分热播真人秀均引进国外,这是不是本土创新力的一种式微?只有将实际节目进行相互对比,看出异同,才能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故
随着聚合物复合材料在交通和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如何延长材料使用寿命及降低安全隐患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利用介孔材料SBA-15的均匀可控的孔道、高比表面积和连续可调的孔径及内部类似人体微脉管的互通的孔道,可作为封装修复剂(愈合剂)的载体,应用于自修复领域,但这方面的研究却很少报道。本文制备了封装有修复剂的改性或未改性SBA-15/环氧树脂自修复复合材料,对其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
学位
金属有机骨架结构的多样性、可调控性,以及作为固体材料广泛的应用在催化、表面化学、储能、分子磁性、生物医学成像等领域。由于它们具有固定的孔洞、大的比表面积及可调谐的
本项目取得如下一些研究结果: (1)耐性品种No.1和抗性品种No.2根际土壤Cd各形态含量在幼苗期差异显著,重度胁迫下No.1根际土壤各个形态含量均显著低于No.2,说明No.1对各形态的Cd具有
中国加入WTO后,我们和世界的融合程度正在慢慢加快,但也出现了一些由于检测手段落后于发达国家而带来的贸易壁垒。各类物质的控制标准非常严格,这意味着分析监测的灵敏度要相应
以来源丰富,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的支链淀粉为基本原料,设计并合成了三类新型的水凝胶化因子。借助核磁共振、红外、荧光、X射线衍射等手段探讨了所得凝胶的形成
本论文在课题组自有专利“可反应性高分子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和一系列论文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和公斤级批量合成,研究了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系季铵
环氧树脂由于具有高可靠性、低成本、生产工艺简单等特点,在微电子封装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97%以上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都是由环氧树脂材料封装的。同时,随着人们对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