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慢病毒VEGF-C/SiRNA载体的构建及对乳腺癌MCF-7细胞VEGF-C表达的影响目的:构建慢病毒VEGF-C/SiRNA载体,观察其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中VEGF-C基因表达的敲减作用。方法:将病毒转染包装293T细胞,收集病毒上清液并浓缩,采用逐孔稀释滴度测定法进行病毒的滴度测定;用包装好的慢病毒载体转染靶细胞MCF-7,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CF-7细胞在转染前后VEGF-C mRNA的表达水平,并计算VEGF-C基因的敲减效率。结果:(1)慢病毒载体介导的SiRNA能够高效的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转染效率超过80%;(2)慢病毒载体介导的SiRNA能够明显的下调VEGF-C基因的表达,其mRNA的表达敲减率可达50%。结论:慢病毒载体介导的VEGF-C/SiRNA转染效率高,能够有效地敲减VEGF-C基因的mRNA的表达,为后续实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VEGF-C/SiRNA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目的:研究慢病毒载体介导的SiRNA下调基因VEGF-C的表达后,对乳腺癌MCF-7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慢病毒VEGF-C/SiRNA载体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将实验分为三组,CON组:为MCF-7细胞对照组;NC组:为空载体对照组;KD组:为VEGF-C基因敲减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计算生长抑制率并绘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乳腺癌MCF-7细胞的周期和凋亡情况。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算资料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ANOVA),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MTT结果提示慢病毒VEGF-C/SiRNA能有效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2)细胞周期结果提示,KD组G0/G1期细胞显著增加(70.92%±2.42%),S期细胞明显减少(13.47%±1.88%),与NC组和Con组比较,KD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细胞凋亡结果提示:KD组凋亡率(29.23%±±3.14%)较NC组(14.87%±±2.58%)和Con组(13.34%±2.96%)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慢病毒VEGF-C/SiRNA载体转染后,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凋亡率明显增加。第三部分VEGF-C表达下调对乳腺癌MCF-7细胞裸鼠体内成瘤实验的影响目的:研究慢病毒载体介导的SiRNA下调乳腺癌MCF-7细胞VEGF-C的表达后,对裸小鼠体内成瘤能力、肿瘤血管和淋巴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前文提到的KD、NC及Con三组细胞,按组别分类,种植于裸小鼠背部皮下组织;每5天为1周期,观察裸小鼠的成瘤率及背部瘤体的情况,同时记录下瘤体的最长径a和最短径b,计算肿瘤体积,并绘制生长曲线;第35天处死裸小鼠,取出瘤体,称重,制作成蜡块,常规做HE切片,免疫组化检测VEGF-C的表达、微血管密度及微淋巴管密度,观察干扰VEGF-C的表达对微血管及微淋巴管生成的影响。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算资料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ANOVA),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三组细胞的成瘤率、瘤体重量和肿瘤生长曲线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KD组瘤体VEGF-C的表达明显低于Con及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KD组瘤体微血管密度(8.83+1.72)低于Con(11.02±1.41)及NC(11.17±2.48)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KD(5.33±1.63)组瘤体微淋巴管密度明显低于Con(8.50±1.05)及NC(8.17±1.8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病毒VEGF-C/SiRNA能下调VEGF-C蛋白的表达,抑制裸小鼠体内种植瘤微淋巴管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