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开展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观察火针联合复方黄柏液湿敷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肝经郁热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该治疗方案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针灸科及皮肤科就诊的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共60例,按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每次300mg,一日2次;口服维生素B1片,每次10mg,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开展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观察火针联合复方黄柏液湿敷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肝经郁热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该治疗方案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针灸科及皮肤科就诊的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共60例,按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每次300mg,一日2次;口服维生素B1片,每次10mg,一日3次;两药均服用10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予以火针点刺疱疹局部,隔日治疗1次;予以复方黄柏液湿敷皮损处,每日1次,每次20分钟;共治疗10天。观察记录患者疱疹愈合情况、疼痛缓解情况、综合疗效、后遗神经痛及不良反应。结果:1基线情况: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治疗前VAS评分、治疗前带状疱疹综合评分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 VAS评分: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比较:观察组在治疗第5天、治疗后VAS评分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疱疹情况:观察组患者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各阶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4带状疱疹综合评分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带状疱疹综合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带状疱疹综合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后遗神经痛:随访治疗后的第1个月,对照组PHN发生率为26.7%,观察组为3.4%,两组间PHN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治疗后的第2、3个月,对照组发生PHN的分别有3例、2例,观察组无PHN发生,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临床疗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5%,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状疱疹急性期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上,予以火针联合复方黄柏液湿敷,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不适,有效促进疱疹愈合、结痂、脱痂,减少治疗后1个月内PHN的发生率,适合临床推广与运用。
其他文献
目的:1汉化冠状动脉疾病教育问卷-简版,检验其中文版问卷信效度,将中文版问卷引入我国,为我国医务人员评估患者心脏康复相关知识提供一个测评工具,同时该问卷可用于评价心脏康复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借此为患者展开个体化的健康教育。2调查心脏康复中心的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相关知识知晓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医务人员加强心脏康复相关健康教育、提升心脏康复参与率提供参考。方法:1采用Guillemin等人推荐的问
目的:制备一种搭载华卟啉钠(DVDMS)、IR780和全氟戊烷(PFP)的复合纳米粒,检测其基本理化性质,评估其体内外生物安全性。方法:采用双乳化法制备DVDMS@IR780@PFP@PLGA(DIPP-NPs),IR780搭载于PLGA壳上,DVDMS与PFP装载于核中;PP-NPs(未搭载DVDMS、IR780)、DPP-NPs(未搭载IR780)和IPP-NPs(未搭载DVDMS)也用类似方
背景:ERCP术后胰腺炎(PEP)的发生自ERCP被报道问世以来始终困扰着各地的内镜医生们,对于什么样的病人需要采取预防措施或者早期治疗一直没有一个公认的判断标准,我们的目标是开发和验证一个PEP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估其在临床决策中的适用性,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方法:我们回顾性的纳入了从2018年8月到202 0年8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就诊行ERCP手术的患者,这些患者就诊的原因包括
目的:分析超微血流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半定量分级用于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筛选129例经组织病理确诊的前列腺疾病患者,以穿刺活检组织病理作为诊断金标准,将病理结果为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炎等良性疾病纳入良性组,共40例;将所有前列腺腺癌纳入恶性组,共89例。依据灰阶超声及SMI共同检出的可疑病
第一部分肽功能化载HMME-Gd相变纳米酶的制备和表征的实验研究目的制备肽功能化载HMME-Gd相变纳米酶(t Ly P-1@H(Gd)-GOD@PFP NPs),检测其基本表征:粒径、电位、包封率、载药率以及催化能力和相变能力,并检测其体内外靶向能力以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双乳化法制备t Ly P-1@H(Gd)-GOD@PFP NPs,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大小,马尔文粒径仪检测其粒径电位。
背景:糖尿病膀胱功能障碍(diabetic bladder dysfunction,DBD)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泌尿系统并发症。据估计,DBD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在43-87%之间,虽然DBD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但它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然而到目前为止,对于那些控制血糖和行为疗法无效的患者,尤其是发生逼尿肌收缩无力的DBD晚期患者,临床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开发一种新的DBD治疗
研究背景结直肠癌(CR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占据第三位与第四位;按照其发病部位可以分为结肠癌和直肠癌两种类别,但由于二者有较多共同的病理生理特征,因此临床上通常将其统称为结直肠癌并进行研究。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显著升高,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青年人CRC具有症状相对隐匿、缺乏特异性、恶性程度高、浸润转移较早等临床特点,结
第一部分乳腺癌细胞膜仿生纳米分子探针的制备、表征及基本性能检测目的制备一种乳腺癌细胞膜包覆的载血卟啉单甲醚/超顺磁性氧化铁的仿生纳米分子探针(CHINPs),检测其表征、光热性能及活性氧产生性能。方法1.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通过化学裂解及反复冻融法提取乳腺癌4T1细胞膜,然后以双乳化法联合挤压法制备癌细胞膜(Cancer cell membrane,CCM)包被的载血卟啉单甲醚(Hematopor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近端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水平、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及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血液学标志物等对早期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大脑中动脉近端狭窄或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通过头CTA评估MCA狭窄程度及脑侧支循环水平,根据NASCET法将MCA狭窄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及闭塞四个等级,根据Tan评分系统将侧支循环分为0、1、2、3共四级
目的:观察循经透刺法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所有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才开始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循经透刺法治疗,共3个疗程(6天/疗程)。把House 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和Facial Disability Index(FDI)面部残疾指数量表(包含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