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汇是构成任何一门语言的基石,词汇习得在整个语言习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词汇教学不管在什么层次的外语课程中也同样有着重要的地位。以前的相关研究一致表明,运用一定的记忆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收到更好地词汇记忆效果。在所有的记忆策略中,研究的最多而且结果也比较突出的是Atkinson于1975提出的叫做"Keyword method"(关键词方法)。Atkinson在关键词方法中把词汇的学习大致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要求学生将外语单词和一个关键词进行联系,由于发音的相似性这种联系很快便能建立起来;第二个步骤要求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一幅和关键词有关系的想象中的画面,来和目标词的英文意思进行交互。以以上两步为基础学生只要回忆起这幅图像,便会记起新词记起意义。Craik和Lockhart,1972年提出的加工深度理论和Paivio1975年提出的双重代码理论可以作为关键词法和关键词语义加工方法的理论依据。本研究试图检验结合语义加工特点的关键词方法在传统课堂中的运用效果。60名初中八年级学生参与了本实验。实验班的学生采用关键词方法学习整个八年级下学期的词汇。实验开始前的前期测试(pre-test)即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实验结束后的后期测试(post-test)用的是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前期测试旨在于调查两个班的学生是否在同一个水平上,后期测试旨在于调查实验班的学生在词汇学习的表现上是否好于控制班,而且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好的程度又是如何的。通过课堂教学实验、调查问卷以及运用SPSS19.0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前期测试与后期测试成绩的分析,本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并支持了实验假设,即关键词方法可以帮助初中生更加有效的记忆词汇。与此同时,关键词方法在课堂词汇教学中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在实际英语课堂词汇教学中实际可操作性。这种和已学知识构建联想的方法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新词时的挫败感还体现了知识的正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