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脑卒中(中风)是一种高致残率的疾病,其中腕部功能损伤是中风后常见的后遗症之一。术后的康复训练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十分必要。相比其他医疗方式,康复机器人能反馈精准的治疗效果且保证康复的精度、强度,因此应用日益广泛。针对手腕康复训练的特殊性以及现有康复机器人自由度不全、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共轴3R球面并联机构的手腕康复机器人,解决了整体机构设计、运动学分析、控制器设计、样机研制以及实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卒中(中风)是一种高致残率的疾病,其中腕部功能损伤是中风后常见的后遗症之一。术后的康复训练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十分必要。相比其他医疗方式,康复机器人能反馈精准的治疗效果且保证康复的精度、强度,因此应用日益广泛。针对手腕康复训练的特殊性以及现有康复机器人自由度不全、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共轴3R球面并联机构的手腕康复机器人,解决了整体机构设计、运动学分析、控制器设计、样机研制以及实验测试等问题。本研究以手腕生理学特征和康复理论为基础,展开手腕康复机器人机械结构和控制器设计。对现有康复机器人比较总结后,最后确定共轴3R球面并联机构作为末端执行机构,在机械结构上保证机构运动轨迹与手腕轨迹相贴合,并设计出柔性旋转关节以应对可能存在的冲击。采用三轴嵌套设计解决多传动轴共轴传动问题。电气系统中,以LabVIEW为上位机核心,开发手腕康复机器人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通信模块、逆运动学求解模块、电机控制模块、用户界面,实现运动数据的实时反馈。在用户界面患者可视自身情况自定义康复相关参数并选择康复的自由度,为康复提供的更多选择。针对末端执行机构逆运动学存在的多解问题,在运动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分步计算方法,将动平台的旋转分为两步:先绕X,Y轴、然后绕Z轴,分别计算两步旋转时近端连杆所需最优输入角度θi*及φi,最后两部分相加得到完整输入角度θi。解决了逆运动学多解问题,能得到逆运动学唯一解,确定电机输入角度与末端执行机构位姿之间的唯一对应关系,为控制系统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并计算机器人工作空间验证设计的合理性。最后,加工实物样机,搭建实验平台,开展手腕康复机器人实验研究,分别进行了位置控制实验以及功能实验,通过传感器一系列实验曲线,测试康复机器人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手腕康复机器人机械结构合理,自由度全,末端执行机构绕X轴旋转角度为[-32°,32°],绕Y轴旋转角度为[-37°,37°],绕Z轴全周旋转。所提分步计算方法能够得到逆运动学唯一解,控制系统精准可靠位姿误差在1°左右,整机运行平稳,能够满足脑中风患者手腕康复需求。
其他文献
采煤机是井工煤炭生产的主要机械设备,截割部是其最重要的工作部件。由于截割部承担着破煤的任务,会与煤层直接接触,滚筒所承受的冲击载荷会剧烈波动,传动系统的关键零部件容易发生故障,而对于采煤机传动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是解决零部件故障的前提之一,但是在对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时,发现现有对截割部传动系统的研究多采用静态电机,动力学仿真中无法体现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所以,本文基于某大型交流电牵引采煤
手腕单元是机器人整体机构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手腕单元的机构性能直接影响着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性能及作业能力。针对主流电驱手腕严重依赖高精密减速器和长时间带载工作电机发热严重的问题以及煤矿井下防爆全液压机械臂的需求,本文设计了一款新型的基于液压驱动技术的运动解耦的三自由度球型手腕,然后基于此手腕做了一系列的研究。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制定了基于液压驱动的新型手腕结构方案及驱动方案,对制定的结构方案进行理论分
煤炭作为我国能源结构中的主要能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带式输送机作为煤炭运输的的关键设备,其质量的优劣影响着煤矿安全和煤矿生产效率,输送带作为带式输送机承载物料的关键部件,因大块煤料冲击、矸石碰撞以及硫化接头质量问题而导致断带的事故时有发生,进而引发的更严重的次生事故。为了提高输送带接头处的硫化质量,本文采用硅橡胶加热片为输送带硫化提供热源,对输送带硫化传热过程以及硫化温度均匀性进行了分析
目前大部分的高性能气体传感器均是利用半导体金属氧化物作为气敏材料来进行研究,从而实现对毒害气体进行有效监测。而设计制备结构新颖、性能高效、成本低廉、方法简单的气敏材料是研究人员不断努力的目标。通过对金属氧化物进行掺杂、表面修饰、纳米材料改善等措施,在气敏特性的提高上已经有了较大的进展。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三种纳米材料,主要包括纯的金属有机框架氧化锌(Zn O-MOF)、掺入不同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在我国居民中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快、病程急,在临床上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及高致残率等特点。脑卒中主要分为出血性及缺血性两种,二者发病机制不同。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脑神经细胞电生理活动的反映,包含人体大量生理信息,脑卒中发病前后EEG数据会呈现显著差异性,不同类型脑卒中其EEG数据也表现出不同特性,因
运煤传送带作为带式输送机的关键部件,经常会因尖锐非煤异物(如破碎的角铁、断裂的锚杆等)进入传送带而造成传送带的破损与撕裂,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造成高额的经济损失。针对该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带式输送机非煤异物视频检测系统,系统以YOLOv3目标检测框架和Jetson NANO开发板为基础,以检测精度和实时速度为目标,采用Focal Loss损失函数和Cut Mix数据增强方法改进模型,
机器人已经在国防装备、航空航天、核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手腕作为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件,决定着末端执行器的姿态,手腕关节结构及控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手腕的灵活性和定位精度。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一种液压驱动三自由度球型手腕,其俯仰和侧摆关节由单出杆液压缸驱动,自转关节由液压马达驱动,三个关节运动解耦。运用UG仿真平台对手腕进行了三维建模并进行了运动仿真,验证了手腕关节结构的可行性。基于球型手腕的空间几何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矿井提升机朝着高速、重载和大运程方向发展。钢丝绳作为矿井提升机的关键承载部件,高速运动中极易受外界激励和系统运动状态突变影响产生剧烈振动。随着矿井深度不断增加,提升容器在不同位置下钢丝绳长度存在差异,导致提升系统在外界激励和运动冲击作用下动力学特性更加复杂。钢丝绳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纵向-横向-侧向均存在振动现象,由于弹性变形导致不同方向的振动相互耦合,使综合分析其动力学特性带来
在我国,由于分工程度不断细化、资源要素越加在全球范围流通的背景下,供应链已经深入到了生产流通的每个环节,供应链的发展,促进了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连结,推动经济往更高质量发展。此外,在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同时供应链上企业间协同合作的力度也日益加强,这对供应链运行效率和竞争力的提升均有积极作用。可见,实施供应链管理对企业今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中小型制造企业作为供应链上关键节点,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是煤炭开采与消费大国,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支撑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带式输送机作为煤矿生产中的关键运输设备,经常处在高负荷运转状态下,加之矿井生产环境复杂恶劣,输送带在遇到异物摩擦、金属工具阻塞、托辊结构发生变化等因素下,容易发生输送带纵向撕裂和跑偏故障。输送带纵向撕裂会引起输送带局部温度过高,增加引发火灾的几率。输送带跑偏会造成输送机堆煤现象,进一步引起运输巷道封堵、输送带摩擦断裂、矿井火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