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一种具有诸多益生功能的小分子氨基酸,在食品、医药和饲料等行业已有广泛应用且前景广阔。目前GABA工业生产的低效性、发酵法的便捷性以及乳酸菌公认的安全性,使得乳酸菌发酵法高效生产GABA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本论文首先采用单因素优化策略,通过摇瓶实验强化了短乳杆菌CD0817的GABA发酵工艺参数,随后依据优化的参数,在10 L发酵罐中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一种具有诸多益生功能的小分子氨基酸,在食品、医药和饲料等行业已有广泛应用且前景广阔。目前GABA工业生产的低效性、发酵法的便捷性以及乳酸菌公认的安全性,使得乳酸菌发酵法高效生产GABA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本论文首先采用单因素优化策略,通过摇瓶实验强化了短乳杆菌CD0817的GABA发酵工艺参数,随后依据优化的参数,在10 L发酵罐中建立小试转化工艺;为进一步探索GABA高产机理,基于自杀质粒构建了gad A的重组敲除质粒,并尝试建立乳酸菌无痕基因敲除方法。本文的主要结果如下:(1)优化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利用单因素摇瓶实验筛查关键因子及其最佳水平。在30℃条件下进行,种子培养基配方为(g/L):葡萄糖10,酵母浸粉FM408 35,谷氨酸钠28,Mn SO4 0.05,吐温-80 1,p H 5.0;发酵培养基配方为(g/L):葡萄糖5,酵母浸粉FM408 35,Mn SO4 0.05,吐温-801,L-谷氨酸650。结果表明,葡萄糖、酵母浸粉、Mn SO4和吐温-80以及培养温度是短乳杆菌CD0817生产GABA的关键影响因子。(2)在10 L发酵罐中对上述发酵工艺的发酵效果进行验证。将种子菌液按照10%(v/v)的接种量转移至3 L发酵培养基中,培养温度为30℃,搅拌速度为50 rpm。发酵48 h后,GABA产量达到了321.88±6.73 g/L,相对于原始发酵方法提高了27.73%,底物转化率达99.80%。(3)构建了基于自杀质粒p K18mob Sac B的短乳杆菌CD0817谷氨酸脱羧酶基因gad A的重组敲除质粒——p K18_Cm R_up&down。此重组质粒含gad A上下游同源臂融合片段(u&d),用于同短乳杆菌CD0817基因组进行同源重组;氯霉素抗性基因(Cm R),用作正筛选标记;Sac B基因用于诱发第二次同源重组和进行负筛选。理论上经过与基因组DNA的两次同源重组可实现靶基因gad A的无痕敲除。采用电击转化法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获得转化子,通过PCR和测序验证并未得到预期片段。仍需更全方面的优化与探索以建立高效稳定的短乳杆菌无痕敲除方法。
其他文献
当前,随着信息和物联网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外界光、温度、热、力等环境信息的探测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目前对环境信息的探测主要体现在易失性实时感知,随外界信息激励的消失器件快速恢复到初始状态。这样就导致它们只能在有源环境下使用,对于在无源等特殊环境下的应用将受到一定限制。为了进一步改进环境感知器件的实时感知性能,并形成一定的非易失性记忆功能,本文通过对纳米结构材料进行一定的改进,实现兼具快速高灵敏的
7xxx系铝合金因其具有较高的比强度、较高的比刚度和良好的热加工性能等优点而被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通信及军事等领域。但是,因为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性能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此时性能优异的铝基复合材料就派上用场了。7075铝合金作为本次实验所需的基体材料,TiO2@CNTs作为增强体。通过化学镀表面改性的方法在碳纳米管表面包覆一层TiO2颗粒,旨在提高CNTs与Al基体之间的润湿性,使得CNT
垂直排列的掺氮碳纳米管阵列(VA-NCNTs)自面世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在诸多领域都拥有深厚的应用潜力,但大规模、有序排列的氮掺杂碳纳米管的有效合成一直是一个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在蛭石层间制备大量垂直排列的掺氮碳纳米管阵列的简易方法。具体的,以层状化合物蛭石为基底,Fe/Mo作为活性金属相催化剂均匀分布在蛭石层间,三聚氰胺同时作为碳源和氮源,在800℃的水平固定床反应器中成功合成了大量长度和直径较均
近些年,我国的成品油管道迎来规划建设发展的黄金时段,但因其建设需求庞大,成品油管道的工程建设质量存在潜在的问题较大,缺乏规范性的项目后评价研究。因此,对成品油管道工程建设项目进行项目后评价,能够较好地分析,并发挥成品油管道工程的独特效益。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以及归纳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利用国内外项目后评价期刊文献的研究成果等,围绕相关管理理论、项目后评价的内容及其相应的评价方法等,对
白光发光二极管(w-LED)具有尺寸小,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已成为显示设备和照明系统的新一代光源。研究和开发可被近紫外/蓝光LED激发,且价格低廉和稳定高效的窄带发射红色荧光粉一直是白光LED领域的研究热点。Mn4+掺杂的氟化物荧光粉在600-650 nm显示出多个窄带的红光发射特性,并具有高发光效率(QEs)。此外,它们大多可通过在室温条件下利用简单的合成方法制备,这引起了科研人
纳米钨青铜由于可见光透过率高,近红外线遮蔽率高等优点是目前用于玻璃节能的主要材料之一。作为一种新型的透明隔热节能材料,纳米钨青铜材料可以制备成隔热涂料和隔热膜在保持高可见光透过率的条件下能够很好地隔绝红外辐射。实现建筑幕墙,汽车,房屋住宅等多种场景下在烈日照射的季节能够保持良好室内采光的同时降低能耗实现建筑内保持恒定温度起重要作用。本论文采用机械化学法合成得到的纳米级铯钨青铜粉体,针对不同应用方向
近年来,随着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技术的高速发展,工艺参数等工业生产数据的价值得到广泛关注。异烟酸是合成抗结核药物重要的医药中间体,也可用作抗腐蚀剂、电镀添加剂等,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优化异烟酸收率为目的,通过对数据集分析、特征构建、建模等方式,实现异烟酸收率预测并进行工艺流程优化探索。主要研究如下:(1)本文基于异烟酸生产数据集,通过缺失值补齐、异常值处理、数据优化等方式对数据集进行预处理,避
α-L-鼠李糖苷酶(α-L-rhamnosida)作为一种糖苷水解酶,可以水解含鼠李糖的类黄酮化合物中的糖苷键,增加此类化合物的水溶性和生理活性,因此在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黑曲霉是一类常用的产α-L-鼠李糖苷酶菌株,但大部分野生黑曲霉在产α-L-鼠李糖苷酶的同时还产β-葡萄糖苷酶,这不仅加大酶分离纯化的难度,而且还会干扰酶的应用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得到只产α-L-鼠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和对绿色清洁能源需求愈发强烈的背景下,甲烷热值高而且资源分布广泛,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天然气能源之一。从低浓度煤层气中分离CH4/N2及甲烷富集对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低碳烃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和化工原料,其分离纯化也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开发适合的、分离效果最佳的吸附剂材料是吸附分离技术应用的关键。多孔碳材料因其良好的稳定性,廉价易得,制备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的优点
一些单偶氮染料的氮氮双键的邻位有一个硝基,这样的偶氮染料可以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偶氮染料一般利用重氮偶合法来合成。大多数情况下,由苯胺类化合物重氮化制备的重氮盐在常温下热稳定性差。因此重氮化反应常常在0-5℃的低温条件下进行,从而对反应条件或反应设备要求较高。从文献得知苯胺类化合物苯环上其它取代基会大大影响重氮盐的稳定性,而强吸电子性的硝基会增强重氮盐的稳定性。于是本文在常温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