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抗侧力体系是高层建筑结构选型的关键因素之一。普通中心支撑和偏心支撑体系能为结构提供较大的抗侧移刚度。但是都以结构本身耗能为代价,在1994年的北岭地震和1995年的阪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侧力体系是高层建筑结构选型的关键因素之一。普通中心支撑和偏心支撑体系能为结构提供较大的抗侧移刚度。但是都以结构本身耗能为代价,在1994年的北岭地震和1995年的阪神地震中,这种体系的结构由于支撑的反复受压而使得震害加剧。为了改善普通支撑的屈曲性能,使其在地震作用下,不发生侧向屈曲,人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可以避免屈曲的防屈曲耗能支撑。防屈曲耗能支撑是在普通支撑外围设置约束套管,抑制其受压时的屈曲而不限制自由伸缩,实现无论受压还是受拉都表现为全截面屈服。采用防屈曲耗能支撑的钢管混凝土—钢梁组合框架体系具有很好的耗能能力和延性,目前在美国和日本有日益广泛的应用趋势,在我国个别工程中也开始应用,但对其性能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结合防屈曲耗能支撑在钢管混凝土—钢梁组合框架的应用,从理论推导和有限元数值分析着手,对该类组合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1)从防屈曲耗能支撑的组成出发,通过整体和局部稳定分析得出约束套管刚度和承载力、内核支撑构件组成要素应满足的条件,并通过内核变形推导出合适的间隙,提出了防屈曲耗能支撑的设计方法,供工程应用参考。(2)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一字形和十字形支撑构件的受力全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考察了约束比、内核构件的宽厚比、初始缺陷、连接段长细比及宽厚比、间隙等参数对支撑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各参数的合理取值。(3)将此种支撑应用于框架中,对防屈曲耗能支撑框架的抗震性能作了进一步的研究,采用SAP2000软件对普通支撑框架和防屈曲耗能支撑框架的周期振型进行了分析,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对两种支撑框架的动力性能及支撑对柱附加轴力的影响等进行了对比,最后用静力弹塑性分析通过性能点来检验结构的抗震能力。
其他文献
CKBZ保温暖砖是一种使用聚苯乙烯材料压制形成的长方体空心浇筑模块。CKBZ配筋暖砖混凝土复合墙体是通过积木式错缝搭接,并根据结构设计的要求配置墙体钢筋,浇灌免振捣自密实
建筑废弃物引发的环境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日益突出,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建筑垃圾资源的回收利用问题,若能利用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骨料,不仅可节省大量的天然骨料资源,还
超长桩以及超大吨位桩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实际工程当中,传统的试桩方法在试验时会遇到很多问题,甚至由于现场测试条件的限制而无法进行试验,难以适应桩基不断发展的要求。自
既有建筑的加固、改造是为了消除安全隐患,提升或改变既有建筑的使用功能,改善室内外环境,提高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最大限度地节约和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同
紧邻桩身的桩土界面处的土压力及孔隙水压力直接作用于桩身,比远离桩身处更重要,然而,此种测试目前还未见文献报道,限制了桩土界面特性和承载力机理的深入研究。弹性力学的La
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结构材料,因其独特的优势被应用于各种土木工程结构中。同时也出现了大量提前破坏和劣化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这种现象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因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地面交通状况及环境条件的日趋恶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发展以地下铁道为骨干的城市快速公共交通系统才是解决城市客运交通问题的根本途径。而与此
应变局部化(strain localization)是土体破坏时其变形集中于某局部区域内的一种现象。应变局部化现象很普遍,在小到毫米量级大到千米量级的不同尺寸上都可以观察到地质材料的
门式刚架以其结构形式简单,用钢量小,建设速度快,环保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抗震性能研究方面还比较欠缺。目前的设计规程只是在参考其他结构形式的抗震研究基础上给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尤其是随着水电工程等基础建设事业的发展,边坡失稳严重威胁到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