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防护型阻锈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u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结构材料,因其独特的优势被应用于各种土木工程结构中。同时也出现了大量提前破坏和劣化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这种现象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的研究成为了工程领域所关注的热点。有多种外在因素会影响混凝土结构质量,例如施工质量、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材料性能和结构类型等。也有一些因素会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提前破坏,如钢筋锈蚀、碳化、冻融破坏、碱骨料反应和化学侵蚀等,在诸多原因中,由氯离子侵蚀导致的钢筋锈蚀是引起钢筋混凝土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因而各种控制钢筋锈蚀的方法被研究和应用,如阴极保护法、混凝土再碱化法、电沉积修复法、电化学除氯法、采用耐蚀钢筋镀层钢筋、掺入钢筋阻锈剂等。其中,掺加阻锈剂因其施工简便、经济、高效的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种含氨基酮分子的新型有机防护型阻锈剂。通过阻锈剂不同掺量设计分组,首先采用混凝土立方体抗压试验、毛细吸盐试验、RCM试验和快速碳化试验等研究了该阻锈剂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然后对碳钢电极在不同阻锈剂浓度、不同氯化钠浓度、不同pH值和不同温度等条件下的模拟孔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进行测试,利用失重试验、电化学阻抗谱和动电位极化方法对该阻锈剂对钢筋的阻锈效果和阻锈机理做出评价和分析,最后利用化学试验、XRD试验、SEM试验和EDS试验等进一步探讨了该阻锈剂使混凝土性能产生改变和对碳钢电极起到保护作用的原因。通过试验,本文得到了如下结论:通过对混凝土性能的测试了解到不同掺量的有机防护型阻锈剂均使混凝土力学性能略微改善。由于该阻锈剂降低了混凝土的孔隙率,水、氯离子、二氧化碳等在混凝土中的传输受到抑制,混凝土的抗渗性、抗氯离子侵蚀性和抗碳化性均有所改善,从而混凝土的耐久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并且当该阻锈剂掺量为胶凝材料的3%时,对混凝土性能提高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并且经济性好。通过钢筋锈蚀试验我们了解到随着防护型阻锈剂浓度的增加,阻锈效率逐渐提高,当浓度达到4%时,阻锈效率达到最大值89.07%。而且该阻锈剂是一种新型阳极型阻锈剂,会吸附在钢筋表面抑制阳极极化。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条件下,该阻锈剂均能表现出良好的阻锈效果,在2%、3.5%、5%NaCl溶液中阻锈率分别为65.62%、80.06%和66.30%。另外,碱性环境有利于提高钢筋的耐腐蚀性,当pH为11.3时,该阻锈剂阻锈性能最好。该阻锈剂在不同温度下的阻锈率遵循该规律:25℃>35℃>40℃>20℃>30℃,在25℃时阻锈效率最高,为81.32%。最后进行一系列微观试验和化学试验证明阻锈剂分子可以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胶体物质,而不可以与蒸馏水或氢氧化钠反应。XRD试验证明阻锈剂可以促进水泥水化反应,使水泥水化进程加快,相同时间内,增大了混凝土的密实度。SEM试验和EDS试验证明阻锈剂可以在钢筋表面形成一层有机保护膜,该膜层可以保护钢筋免受氯离子侵蚀。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尤其是加入WTO后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经济建设迅速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建设项目中普遍存在的造价
学位
隧道洞口段矿山法施工影响仰坡的稳定和邻近建筑物的安全,是近年研究的热点和难题。本文以江苏连云港东疏港高速公路后云台山隧道为工程背景,并结合江苏宁常高速公路茅山隧道,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由于其优越的受力性能和施工便捷等特点在我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依靠两种材料交界
饱和粘土层在工作荷载与环境导致的循环荷载共同作用下的强度是评价粘土地基稳定性的关键,故研究k0固结粘土在静动荷载组合作用下循环强度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材料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灾害多发。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各系统的相互依赖程度的提高,巨灾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本文针对2008年发生的两起重大自
CKBZ保温暖砖是一种使用聚苯乙烯材料压制形成的长方体空心浇筑模块。CKBZ配筋暖砖混凝土复合墙体是通过积木式错缝搭接,并根据结构设计的要求配置墙体钢筋,浇灌免振捣自密实
建筑废弃物引发的环境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日益突出,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建筑垃圾资源的回收利用问题,若能利用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骨料,不仅可节省大量的天然骨料资源,还
超长桩以及超大吨位桩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实际工程当中,传统的试桩方法在试验时会遇到很多问题,甚至由于现场测试条件的限制而无法进行试验,难以适应桩基不断发展的要求。自
既有建筑的加固、改造是为了消除安全隐患,提升或改变既有建筑的使用功能,改善室内外环境,提高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最大限度地节约和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同
紧邻桩身的桩土界面处的土压力及孔隙水压力直接作用于桩身,比远离桩身处更重要,然而,此种测试目前还未见文献报道,限制了桩土界面特性和承载力机理的深入研究。弹性力学的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