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结构材料,因其独特的优势被应用于各种土木工程结构中。同时也出现了大量提前破坏和劣化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这种现象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的研究成为了工程领域所关注的热点。有多种外在因素会影响混凝土结构质量,例如施工质量、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材料性能和结构类型等。也有一些因素会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提前破坏,如钢筋锈蚀、碳化、冻融破坏、碱骨料反应和化学侵蚀等,在诸多原因中,由氯离子侵蚀导致的钢筋锈蚀是引起钢筋混凝土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因而各种控制钢筋锈蚀的方法被研究和应用,如阴极保护法、混凝土再碱化法、电沉积修复法、电化学除氯法、采用耐蚀钢筋镀层钢筋、掺入钢筋阻锈剂等。其中,掺加阻锈剂因其施工简便、经济、高效的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种含氨基酮分子的新型有机防护型阻锈剂。通过阻锈剂不同掺量设计分组,首先采用混凝土立方体抗压试验、毛细吸盐试验、RCM试验和快速碳化试验等研究了该阻锈剂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然后对碳钢电极在不同阻锈剂浓度、不同氯化钠浓度、不同pH值和不同温度等条件下的模拟孔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进行测试,利用失重试验、电化学阻抗谱和动电位极化方法对该阻锈剂对钢筋的阻锈效果和阻锈机理做出评价和分析,最后利用化学试验、XRD试验、SEM试验和EDS试验等进一步探讨了该阻锈剂使混凝土性能产生改变和对碳钢电极起到保护作用的原因。通过试验,本文得到了如下结论:通过对混凝土性能的测试了解到不同掺量的有机防护型阻锈剂均使混凝土力学性能略微改善。由于该阻锈剂降低了混凝土的孔隙率,水、氯离子、二氧化碳等在混凝土中的传输受到抑制,混凝土的抗渗性、抗氯离子侵蚀性和抗碳化性均有所改善,从而混凝土的耐久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并且当该阻锈剂掺量为胶凝材料的3%时,对混凝土性能提高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并且经济性好。通过钢筋锈蚀试验我们了解到随着防护型阻锈剂浓度的增加,阻锈效率逐渐提高,当浓度达到4%时,阻锈效率达到最大值89.07%。而且该阻锈剂是一种新型阳极型阻锈剂,会吸附在钢筋表面抑制阳极极化。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条件下,该阻锈剂均能表现出良好的阻锈效果,在2%、3.5%、5%NaCl溶液中阻锈率分别为65.62%、80.06%和66.30%。另外,碱性环境有利于提高钢筋的耐腐蚀性,当pH为11.3时,该阻锈剂阻锈性能最好。该阻锈剂在不同温度下的阻锈率遵循该规律:25℃>35℃>40℃>20℃>30℃,在25℃时阻锈效率最高,为81.32%。最后进行一系列微观试验和化学试验证明阻锈剂分子可以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胶体物质,而不可以与蒸馏水或氢氧化钠反应。XRD试验证明阻锈剂可以促进水泥水化反应,使水泥水化进程加快,相同时间内,增大了混凝土的密实度。SEM试验和EDS试验证明阻锈剂可以在钢筋表面形成一层有机保护膜,该膜层可以保护钢筋免受氯离子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