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与扩大内需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中国经宏观济收入分配结构、最终产品需求结构以及部门产业结构三大结构特征为背景,在国家强控制力引进式技术进步基本理论假设下,分析中国经济结构的成因、现状以及调整结构的途径与影响。  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原发式技术进步机制”,发展中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因此,其技术进步方式主要采取引进式技术进步机制。引进技术进步有明确的方向,使投资的风险大大降低和投资的收益更为确定,因此技术进步的速度几乎是投资增长的稳定函数。引进式技术进步是中国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中国经济中部门、地区生产力不平衡结构性凸显的根本原因。  为客观、清晰阐述引进式技术进步如何导致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机理,第四章建立了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函数模型,在总量角度下探讨分析了引进式技术进步如何引起劳动报酬占比下降和如何引起部门发展差距扩大的原因,与原发式技术进步均衡状态经济总量效率最高相比,在引进式技术进步方式下经济总量效率提高与经济结构改善是两难的选择。  在总量视角下讨论结构问题,忽视了部门之间的联系。这种割裂部分联系的讨论方式不符合结构主义强调经济“整体性”的观点,而投入产出正是能提供了部门通过相互贸易而建立的相互联系,在分析结构问题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本论文建立了两部门投入产出基本模型分析中国经济的结构现象。投入产出中四十二个部门根据引进技术不同而划分为高低端两个部门,本文把农业列为低端部门而其他行业合并为高端部门。  在两部门投入产出基本模型中,本文谈论了三大经济结构:生产结构、分配结构以及最终产品需求结构。生产结构是三大结构中最根本的结构,其他结构是生产结构的反映。生产结构在投入产出中以直接消耗系数体现,最大的特点是a12下降与a21上升,系数的变化反映了两部门在经济中所处的地位——高端部门处于优势地位。而且不容忽视的是,即使考虑到我国处于工业化过程中,我国的中间产品占总产品比例也远高于发达国家,从中体现出引进式技术进步所付出的代价,即产品附加值率低。投入产出中的分配结构一方面表现出低端部门发展远远落后于高端部门,另一方面表现出由于高端劳动报酬下降带动了整体经济劳动报酬下降,系为高端以资本为载体引进技术增加所致。与分配结构相对应,同样由于资本是技术引是资本进载体,高端投资增速过快而导致我国投资高企与消费不振。无论是分配结构还是最终产品需求结构,低端均是发展慢,变化小,相对均衡;而高端则是发展快,变化大,非均衡态势明显。同时,分配结构与最终产品需求结构存在着对应关系:最终产品结构消费率的下降与分配结构劳动者报酬占比下降有内在联系,而投资率的上升与资本报酬占比上升有互为因果关系。  充分认识到中国经济结构特性之后,本文论述了经济结构转型的必要性,现有经济结构过分依赖外资与出口,具有很大的外部经济风险,现有经济条件下引进式技术进步成本逐渐增加,经济效率有下滑的趋势,更有甚者不利于人力资本积累实现我国自主创新的战略实施。考虑到经济转型根本途径——自主创新非短期可以实现,本文提出了一种兼顾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的调整结构的思路——以调整收入分配为突破口,降低高端资本报酬,提高劳动者报酬特别是低端劳动者报酬,并使提高的劳动者报酬向有利于向消费方向倾斜,继而改善最终产品需求结构。进而部门的生产结构也通过产品的相对价格变化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a12将上升,a21将下降。可以看到,调整经济结构是经济“整体性”思维的集中体现,通过调整经济的收入分配结构而影响到最终产品结构与生产结构。经济结构调整的三大结论:第一、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缩小了高低端发展差距;第二、收入分配结构调整有利于扩大消费,并主要是增加高端产能过剩产品消费;第三、收入分配结构调整易引起结构性通货膨胀。  本文的实证部分验证并量化了在引进技术进步机制下高低端两部门发展的差距扩大反而有助于经济总量效率提高的结论。两部门增速扩大一个百分点可以引起GDP增速增加0.68个百分点。根据已有经济总量的预算数据,计算出高低端两部门各自的增加值,进而计算出高低端两部门各自的最终产品与总产品,并RAS法调整得到收入分配改革前的两部门投入产出表。之后进行初次收入分配结构调整政策效果检验,得到结论:在提高劳动者报酬占比3个百分点的情况下,高端消费占GDP总量的比值提高2.67%,表明有利于化解高端部门产品过剩,扩大消费内需。而低端产品价格有6.89%水平的上涨,产生结构性通货膨胀,属于调整经济结构的副产品。  本文基于国家强控制力下的引进式技术进步方式的假设,应用生产函数模型与投入产出两部门基本模型,分别从总量角度分析了结构问题的成因与现状以及从结构角度分析了经济转型时期改善收入分配对消费结构及消费率、价格的影响,是一种新的研究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结构分析方法的探索,具有创新意义。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文章提出了一种与视点相关的动态多分辨率地形模型 .主要讨论了该模型的多分辨率表示机制、动态地形简化算法和评价函数等问题 ,并且解决了模型带来的的“裂缝”问题 .
中小企业在促进科技进步、缓解失业、扩大出口、发展国际贸易以及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也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其中,缺乏融
学位
在市场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流通作为社会经济循环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其重要性重新受到肯定,有关流通渠道成员之间的关系和流通渠道效率的研究也成为近年来流通理论学者所关注的
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安全的延伸和发展,在政治、军事和经济这三个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当中,经济安全重要性日益明显。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国家的根本经济利
不分层次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由于忽视了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发展特征,不仅会使一些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从而泯灭学生的人生智慧,也加重一些学生的学习负担。为顺应教育教学的发展,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确立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就会极大地促进学生进步。分层教学可分步骤实施:   一、对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测评后进行合理分层,是教学的准备。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发展水平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别,作为教师在教学时需要用一定
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离不开经济区发展战略,经济区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生态形式。各地都在争取设立对本区域发展有利的经济区,以在发展过程中寻求相对于其他地区的比较竞争优势
概述了约束三角化的研究进展 .着重分析了三维约束 Delaunay三角化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并论证了边界边、边界面片在 Delaunay三角化中存在的条件 ,讨论了存在性条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范围 .充实了三维约束Delaunay三角化的研究基础 ,为三维 Delaunay三角化算法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
从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建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到90年代初浦东开放开发战略,再到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与21世纪初的振兴东北和中部崛起战略,我国区域经济发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寿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较以往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退出机率大大增加。对寿险业来说,完善的市场退出制度是市场成熟的重要标志,但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寿险公司